时间: 2025-05-03 23:5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7:09
过董叔达故居
王休 〔宋代〕
短石拂荒阡,诵君孝行全。
甘泉潜易地,至德上通天。
明诏再三下,承欢八十年。
草堂遗址在,溪水绕涓涓。
这首诗描绘了董叔达的故居,短短的石头小路掠过荒芜的田埂,我在这里吟诵着您孝行的美德。甘甜的泉水静静流淌,您的高尚德行直通天际。明朝的诏令多次下达,您在八十年里享受着朝廷的恩宠与欢愉。如今草堂的遗址依然存在,溪水蜿蜒流淌,环绕着这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董叔达是指东汉著名的孝子董永,他因孝顺而受到朝廷的表彰。在古代,孝顺被视为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因此诗中对其孝行的赞美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
作者介绍:
王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作品多表现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敬仰,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董叔达故居,可能是王休在游览时,看到遗址而感慨创作。诗歌意在弘扬孝道,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孝道的重视。
本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对董叔达的崇敬和对其孝行的追思。开篇两句描绘了故居的环境,短石与荒阡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荒凉的氛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接下来两句,作者提到“甘泉潜易地,至德上通天”,将董叔达的美德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和谐的关系,仿佛他的品德如泉水般滋润着周围的一切,甚至直通天际,彰显了德行的崇高。最后两句则通过草堂遗址和溪水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留给读者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古之情。
整首诗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有对孝道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崇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写董叔达的故居,缅怀其高尚品德,弘扬孝道,反映了作者对传统美德的崇敬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休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诗中提到的“甘泉潜易地”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a) 美丽的风景
b) 高尚的品德
c) 悲伤的情绪
“草堂遗址在,溪水绕涓涓”中的“溪水”象征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人的情感
c) 美好的回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