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表弟方时父

《送表弟方时父》

时间: 2025-05-02 02:47:34

诗句

弃置空村饱世情,高轩乃肯顾柴荆。

韩甥殷浩贫亲戚,李益卢纶外弟兄。

两鬓萧疏惊老大,一灯明灭话平生。

刺桐花下逢予季,多致诗人未害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7:34

原文展示:

弃置空村饱世情,高轩乃肯顾柴荆。
韩甥殷浩贫亲戚,李益卢纶外弟兄。
两鬓萧疏惊老大,一灯明灭话平生。
刺桐花下逢予季,多致诗人未害清。

白话文翻译:

在被遗弃的空村中,经历了许多世间的情感,高阁之上,才肯关心那些柴火和荆棘。
韩愈的侄子殷浩与我有着贫困的亲戚关系,李益和卢纶则是我的外弟兄。
两鬓已经斑白,令人惊讶岁月已老,一盏灯光明灭,聊起了平生的往事。
在刺桐花下,我与表弟相逢,常常让我想起那些清新淡雅的诗人。

注释:

  • 弃置:抛弃、遗弃。
  • 空村:没有人的村庄,象征孤寂。
  • 高轩:高大的楼阁,象征权势或地位。
  • 柴荆:柴火和荆棘,常用作生活的象征。
  • 韩甥殷浩:指韩愈的侄子殷浩,表达了亲戚关系的疏远。
  • 李益卢纶:这里提到的两位诗人,暗示与他们的交往。
  • 两鬓萧疏:形容两鬓白发,岁月已老。
  • 刺桐花:一种花卉,象征春天与生命的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阮亭,南宋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深厚的学识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人情世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克庄晚年,表达了对亲情与友情的思念,以及对自己年华已逝的感慨。诗中提到的亲戚与友人,反映了诗人与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歌鉴赏:

《送表弟方时父》是一首充满人情味的诗,展现了作者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与关怀。诗的开头以“弃置空村饱世情”引入,表现了身处孤寂环境中的作者,内心积累了丰富的世间情感。接着提到“高轩乃肯顾柴荆”,暗示即使在高位之上,也不应忘记生活的根基。

诗中提到的韩甥殷浩以及李益卢纶,展示了作者与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虽然生活贫困,但情谊深厚。两鬓斑白的描写,折射出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令人感慨。最后一句“多致诗人未害清”则表达了与表弟相逢时的欣喜与诗意,刺桐花下的相聚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的手法,音韵和谐,情感真挚,颇具感染力。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与岁月的无情,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孤寂村庄与情感的积淀。
  • 第二联提到亲戚与友人的关系,揭示了人际交往的复杂性。
  • 第三联通过对鬓发的描写,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第四联在春花下的相逢,给人带来希望与美好的情感。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高轩”比喻高位)、对仗(上下联结构对称),以及情感的夸张(如岁月的无情)。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亲情、友情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情与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空村:象征孤独与内心的丰富情感。
  • 高轩:代表社会地位与对生活的思考。
  • 刺桐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韩甥殷浩”是谁的侄子?

    • A. 韩愈
    • B. 李白
    • C. 杜甫
  2. “两鬓萧疏”表示什么?

    • A. 年轻
    • B. 年老
    • C. 美丽
  3. 诗中提到的“刺桐花”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生命与希望
    • C. 贫穷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赠友人》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与杜甫的诗歌,刘克庄在情感上更为细腻,而杜甫则更强调历史与社会的责任感。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刘克庄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八声甘州·直青山缺处是孤城 卜算子 水仙 浣溪沙 浣溪沙·画舫离筵乐未停 浣溪沙 鹧鸪天·阁道风飘五丈旗 鹊桥仙·绣衾初展 蝶恋花·辛苦钱唐江上水 荷叶杯 戏效花间体 南歌子·又是乌西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凌杂米盐 包含药的词语有哪些 草字头的字 皮蹴毱 阐扬光大 定化 齲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漏网之鱼 锦花绣草 木球使者 直言极谏 蜿绕 黄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诮斥 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