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0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04:32
听杨君弹古操
作者: 陈郁 〔宋代〕
年来雅道类聋瘖,到处笙歌只劝淫。
肯抱焦桐闲访隐,应思尘世少知音。
离鸾别鹄皆风月,二典三盘不古今。
闻子细弹千载事,吟夫已见圣人心。
近年来,文雅的道理像聋子和瘖人一样,四处充斥着歌声只在引导人沉迷于声色犬马。
谁愿意抱着焦桐,闲游访隐呢?想必是因为尘世间知音太少了。
离鸾、别鹄都是风月之事,二典、三盘都不是古今之事。
听你细心弹奏千载往事,吟唱的人早已看透圣人的心迹。
作者介绍:陈郁,字子华,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作品多以表达对社会风气的感慨和对古典文化的追求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常常带有哲理性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风气浮躁,文人追求声色犬马之时。作者通过对古操的倾听,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文化的失落与对传统文化的追寻。
《听杨君弹古操》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感慨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当时社会浮华现象的批判,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与怀念。开篇以“年来雅道类聋瘖”引入,直接点出社会对文雅道理的无视,表现出诗人对当时文化环境的失望与无奈。接着,诗人希望有人能够抱着焦桐,寻找知音,说明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真正理解的人和文化已然稀少。后两句通过对古典文化的自省,强调了古代典籍和音乐的价值,指出现今的文化与古人相比,缺乏深度与情感。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忧伤与怀旧,诗人通过对传统古操的倾听,表达了对失去的文化记忆的追求与对真知灼见的渴望。同时,诗中通过音乐、古典文化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心中对高雅艺术的热爱与向往。诗的最后一句以“圣人心”作为总结,抒发了诗人对古代圣贤智慧的敬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当代文化浮躁现象的批判。诗人通过对古典音乐的倾听,呼唤对文化深度的回归与对知音的渴望,展现出对时代变迁的深切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传达出一种对人心与文化的忧虑。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焦桐”象征什么?
A. 浮华
B. 高雅音乐
C. 失落情感
“离鸾别鹄”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离别与孤独
C. 追求名利
诗人对现代文化的态度是?
A. 赞美
B. 批判
C. 无所谓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