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5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1:15
雨花台
王安石
盘互长干有绝陉,并包佳丽入江亭。
新霜浦溆绵绵净,薄晚林峦往往青。
南上欲穷牛渚怪,北寻难忘草堂灵。
箯舆却走垂杨陌,已戴寒云一两星。
雨花台是一处风景如画的地方,周围的山峦环抱,景色美丽。新霜覆盖的水面干净清澈,傍晚时分,远处的山峰显得层层叠叠,青翠欲滴。向南行,想要探寻牛渚的奇特景观;向北去,难以忘怀草堂的灵动之处。乘坐小舟在垂杨的道路上行驶,已然看到天边挂着一两颗寒星。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主张变法以振兴国家。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色,情感深邃,风格多样。
《雨花台》成诗于王安石晚年,时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的碰撞,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与景物的深刻思考。
《雨花台》通过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观,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诗中首先以“盘互长干有绝陉”引入,展现出地势的复杂与险峻,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接着,诗人描绘新霜覆盖的水面,描写清晨的水波与傍晚的山峦,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
诗人向南北两方的探索,表现了一种对美好景致的向往与追求,牛渚的奇特景观与草堂的灵动之处,分别代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最后一句“已戴寒云一两星”,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天空,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整首诗在描写美景的同时,也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描绘出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距离,体现了王安石深邃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王安石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王安石的《雨花台》主要描绘了什么?
A. 战争的惨烈
B. 自然的美景
C. 人生的悲伤
诗中提到的“牛渚”象征什么?
A. 现实的困惑
B. 理想的追求
C. 过去的回忆
“已戴寒云一两星”中,寒云的意象代表了什么?
A. 美好的未来
B. 内心的孤寂
C. 自然的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