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咏四首 其三

《杂咏四首 其三》

时间: 2025-04-29 10:48:14

诗句

證圣南朝寺,三年到百回。

不知墙下路,今日几荷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48:14

原文展示:

证圣南朝寺,三年到百回。不知墙下路,今日几荷开。

白话文翻译:

在南朝的证圣寺,我已经来过百次,三年来不知不觉中来访了这么多次。今天,我不知墙下的小路上,荷花开了几朵。

注释:

  • 证圣:可能是指寺庙的名字,意为“证悟圣境”。
  • 南朝:指中国历史上的南朝时期,约指420年到589年的时期。
  • 百回:这里表示次数很多,用来强调作者对寺庙的频繁造访。
  • 墙下路:指寺庙墙边的小路,隐喻了不为人知的景致。
  • 荷开:指荷花开放,象征着美好与生机。

典故解析:

“南朝”是指南朝时期,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文化繁荣,诗词艺术成就显著。荷花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高洁与美丽,体现出一种超脱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提倡“变法”,同时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尤其在诗词方面,风格多样,常表现出深邃的思想和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安石在南朝寺庙的游历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反思。南朝的寺庙环境给予诗人心灵的宁静,也让他思考人生的意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诗中提到的“证圣南朝寺”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诗人内心寻求宁静与智慧的象征。三年的频繁造访,显示出他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与依恋。诗人在此反思,不知墙下的小路上,今日的荷花开了几朵,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诗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仅限于观察,更是内心的共鸣和交流。荷花的开放,虽然是自然现象,却引发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总之,王安石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展示出他作为一位诗人的深邃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证圣南朝寺:引入地点,给人以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2. 三年到百回:强调时间的流逝与频繁的造访。
  3. 不知墙下路:表达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带有一丝迷茫。
  4. 今日几荷开:提出疑问,表现出对自然变化的关注,同时也隐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前后两句构成一种对称的美,形成了节奏感。
  • 拟人:通过“几荷开”让荷花似乎有了生命,让自然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的描写及对荷花的关注,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索,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歌传达了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与对生命美好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寺庙:象征着精神的寄托与内心的宁静。
  • 荷花:象征着纯洁、高雅与生命的美好,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寺庙名称是什么?

    • A. 证圣寺
    • B. 灵隐寺
    • C. 白马寺
    • D. 千佛寺
  2. 诗人对荷花的观察隐含了怎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高兴
    • C. 生气
    • D. 疲惫
  3. 诗中“墙下路”所指的是什么?

    • A. 一条小路
    • B. 一条大路
    • C. 一条河流
    • D. 一片树林

答案:

  1. A. 证圣寺
  2. A. 忧伤
  3. A. 一条小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杂咏四首》与杜甫的《春望》,尽管风格不同,但都透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社会的关怀。王安石更多地聚焦于内心的宁静,而杜甫则表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两者在意象与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汉南州按行江涘以诗见寄 程密学知益州 僧房白莲 题僧惠升壁 题阮步兵祠二首 题景陵乾明院湖亭 题多宝寺水阁 题承诏亭 题北郭巨然山水 提刑张都官回文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阜字旁的字 量开头的成语 汊河 皿字底的字 蓄锐养精 没深没浅 肀字旁的字 开国济民 髟字旁的字 水功德局 争先士卒 亘古通今 倜傥不群 肉字旁的字 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謇谔之风 钟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