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3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1:35
春残
石镜山前送落晖,
春残回首倍依依。
时平壮士无功老,
乡远征人有梦归。
苜蓿苗侵官道合,
芜菁花入麦畦稀。
倦游自笑摧颓甚,
谁记飞鹰醉打围?
在石镜山前送走了夕阳,春天已经过去,回首往事倍感依依。此时的壮士在和平年代却无所作为,远在他乡的征人心中只有归梦。苜蓿的苗儿侵占了官道,芜菁的花儿在麦田中显得稀疏。倦于游历的我自己嘲笑,心情颓废不已,谁还记得飞鹰在醉酒中打猎的情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豪放和爱国情怀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社会现实和历史变迁。
创作背景:陆游在南宋时期生活,国家动荡、外敌入侵,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个人理想的追求。《春残》是他在经历了战争与和平的反思中写成,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春残》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者通过春天的逝去来反映人生的无常,表现出对岁月流逝的感伤。诗中“石镜山前送落晖”一语,生动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春天的结束不仅意味着自然的变化,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失落。
接下来的两句“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则揭示了作者对壮志未酬的壮士的惋惜和对远方游子的期盼,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苜蓿与芜菁的意象,既展现了自然景象的细腻,又暗含了社会的变迁,表现出一种对繁华不再的无奈。
最后,作者自嘲“倦游自笑摧颓甚”,反映了对人生的自我解嘲和对过往的追忆,而“谁记飞鹰醉打围”则在一语双关中,暗示了自由与追求的失落。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深邃,充分体现了陆游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生命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抒发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对壮志未酬的无奈以及对游子归梦的渴望,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春残》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陆游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石镜山”象征什么?
A. 自然的美
B. 时间的流逝
C. 个人的理想
D. 乡愁
“倦游自笑摧颓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自豪
B. 失落
C. 快乐
D. 忧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春残》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对春天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前者更侧重个人心境,后者则关注国家的命运。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影响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与主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