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2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26:13
招戴道士弹琴
黄庭坚 〔宋代〕
春愁如发不胜梳,
酒病绵绵困未苏。
欲听淳音消妄想,
抱琴端为一来无。
春天的忧愁如同长发一样难以梳理,
酒醉的病痛绵延不绝,未曾苏醒。
想要听那清澈的琴音来消解妄想,
抱着琴却发现来客已然无踪。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道士”和“琴”都承载着古代文化中对音乐与隐士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涧溪,南宋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黄庭坚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纠葛使得他时常体验到孤独与忧愁。诗中表达了他对音乐的渴望与对朋友的思念。
《招戴道士弹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渴望与内心的愁苦。首句“春愁如发不胜梳”直接道出春天的忧愁,诗人将这种愁绪比作难以梳理的长发,形象生动,令人共鸣。紧接着“酒病绵绵困未苏”描绘了醉酒后的疲惫与病痛,表现了诗人身心的疲惫与无奈。第三句“欲听淳音消妄想”流露出对清澈琴音的渴望,音乐在此成为一种逃避现实的寄托。最后一句“抱琴端为一来无”则传达出孤独的失落,期待的朋友并未到来,乐声也无从奏起,让人感受到深刻的孤独感。
整首诗情感细腻,运用丰富的比喻与意象,展现了黄庭坚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友谊的渴望,反映出他在社会动荡中的孤独与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渴望与对孤独的深刻感受,反映出在复杂的情感与现实中,音乐成为逃避与慰藉的寄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春愁如发”的比喻是为了表达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淳音”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