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3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38:05
送赵鼎臣赴召二首
师旅之余旱继之,可为太息此何时。
江头人类鱼鳞集,局面忧深虎口危。
国事不应分尔汝,边防岂特固藩篱。
茂弘若问金陵事,说与江东米价知。
这首诗描绘了在战乱和干旱之余,诗人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和对朋友的关切。诗人感叹道,江边的人们如同鱼鳞般聚集,局势如同深渊般危急。国家大事不应分你我,边防也不仅仅是固守城墙。若茂弘想知道金陵的情况,就告诉他江东的米价如何。
作者介绍:李曾伯,字惟道,号景仙,生活在宋代,曾任职于朝廷,因其才华被称赞。他的诗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常常反映出对国家、社会的关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战乱和灾荒时期,诗人关心国家的安危以及朋友赵鼎臣的前途,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怀。
李曾伯的《送赵鼎臣赴召二首》是一首表现诗人对国家和朋友深切关怀的诗作。全诗通过对江头人群聚集的描写,展现出战乱带来的动荡和民众的苦难。诗中“局面忧深虎口危”一句,形象地传达了国家面临的重大危机,突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同时,诗人强调国事不应只看作你我之间的分歧,而是更大的整体。他用“边防岂特固藩篱”来告诫人们,国家的安全不仅仅依赖于表面的防守,更需要深层次的团结与合作。最后,诗人提到米价,实际上是对民生状况的关心,反映了在乱世中,民众生活的艰难和粮食的重要性。
整首诗以清晰的思路、鲜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与关怀,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注,强调团结和共同面对困境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鱼鳞”象征什么?
诗人对国家危机的感叹用的是哪一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