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6:46
高阳台(落梅)
作者:李彭老 〔宋代〕
飘粉杯宽,盛香袖小,青青半掩苔痕。
竹里遮寒,谁念灭尽芳云。
么凤叫晚吹晴雪,料水空烟冷西泠。
感凋零。残缕遗钿,迤逦成尘。
东园曾趁花前约,记按筝筹酒,戏挽飞琼。
环佩无声,草暗台榭春深。
欲倩怨笛传清谱,怕断霞难返吟魂。
转消凝。点点随波,望极江亭。
这首诗描绘了落梅的凋零与春天的氛围。开头描绘了梅花的细腻与优雅,杯子宽大,袖子小巧,梅花的香气在青苔上淡淡地显现。竹子遮挡了寒冷,谁还会去怀念那些逝去的花香?梅花凋零,像是夜晚的凤凰在呼唤,雪花伴随着清风吹来,水面上空荡荡的烟气在冷冷的西泠湖上飘荡。诗人感慨于梅花的凋零,残留的花瓣如同遗失的钿子,慢慢融入尘埃。回忆起在东园中曾经在花前的约定,记得弹筝、喝酒、玩弄飞舞的琼花。如今环佩无声,草木在暗淡的台榭中深藏春意。想要通过怨笛传递清曲,但害怕断了霞光,难以再返那吟唱的灵魂。最后,诗人感到一切转瞬即逝,点点花瓣随波逐流,目光望向远处的江亭。
作者介绍:李彭老,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写而著称。其作品多描绘春花秋月,情感真挚且富有诗意。
创作背景:这首《高阳台(落梅)》创作于春季,正值梅花凋零之际,诗人借梅花的落幕抒发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春天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李彭老的《高阳台(落梅)》是一首充满婉约之美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体现了诗人对春天和梅花的深切感怀。诗的开头以“飘粉杯宽,盛香袖小”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梅花的轻盈与芬芳,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接着,诗人以“竹里遮寒”引入对比,展现出春日的寒意,暗示着梅花的凋零与孤寂。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么凤叫晚吹晴雪”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事物的易逝。而“残缕遗钿,迤逦成尘”则进一步加强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叹,巧妙地将梅花与遗失的美好相联系。
最后,诗人以“点点随波,望极江亭”结束,使全诗在宁静与思念中回归,留给读者深刻的情感共鸣。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彭老高超的艺术技巧,更深刻地反映了他对生命流逝、春光短暂的深切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梅花凋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飘粉杯宽,盛香袖小”描述的是哪种意象?
“感凋零”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诗的最后一句“点点随波,望极江亭”意在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