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3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7:18
高阳台 苏小小像,为如冠久观察题
作者:黄燮清 〔清代〕
笑颊红欹,娟眉黛远,天然画里真真。
艳迹依稀,难忘油碧车尘。
东风蝴蝶怜芳草,尚思量往日罗裙。
断桥边,楚楚垂杨,可是前身。
旧游每忆西泠路,访埋香小冢,一奠清尊。
我辈情多,悠悠隔世伤神。
落花满地沧桑泪,料蘼芜也化愁根。
待何时,劫尽春回,重与招魂。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犹如画中人,笑容红润,眉眼如黛。那曾经华丽的容貌虽已模糊,但却难以忘怀。春风中,蝴蝶在花草间飞舞,让人不禁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断桥边垂柳依依,仿佛是她的前身。往日游玩西泠路时,常常去探访埋葬香魂的小冢,轻轻举杯,祭奠她的清灵。我们这一代人情感深厚,但却因时光的流逝而感到伤感。落花满地,沧桑之泪潸然落下,想必那蘼芜也会化为愁苦的根源。何时才能度过这劫难,春天再回,与你重聚?
作者介绍
黄燮清(1610-1695),清代诗人,字子彬,号云山。生于明末,经历了国家的动荡与变革,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也流露出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苏小小是古代著名的美人,诗人通过她的形象,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高阳台》通过描绘苏小小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爱情和往昔时光的怀念。首联以“笑颊红欹,娟眉黛远”开篇,生动勾勒出女子的美丽,既有细腻的外貌描写,也传达了她的生动气质。接下来的描写则体现出美好回忆的难忘,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艳丽已经模糊,但依旧留下深刻的烙印。
诗中提到的“东风蝴蝶怜芳草”意象,赋予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爱恋的永恒。相对的,诗人又在“落花满地沧桑泪”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伤感,情感的深沉与婉约交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整首诗在意境上呈现出一种追忆与思念的气氛,诗人对于美好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时光流逝的感叹,交织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结尾的“待何时,劫尽春回,重与招魂”更是将这种深情推进到极致,表达了对重逢的渴望与期盼。诗人在情感的追溯中,展现了对生命的感悟,令人感动不已。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探讨了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与对爱情的缅怀。通过对苏小小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叹与对重逢的渴望,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美人苏小小象征着什么?
“东风蝴蝶怜芳草”中的“怜”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结尾“待何时,劫尽春回,重与招魂”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与失落,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而白居易的《琵琶行》则通过音乐与叙事展现了对过往的追忆,情感更加深沉。两者在表现手法上各有特色,但共同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挽留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