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莫云楼松月双清图二首 其二

《题莫云楼松月双清图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7 04:11:08

诗句

枝头皓魄夜深悬,老翠模糊半湿烟。

疑是龙潜沧海底,水晶宫里抱珠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1:08

原文展示:

枝头皓魄夜深悬,
老翠模糊半湿烟。
疑是龙潜沧海底,
水晶宫里抱珠眠。

白话文翻译:

夜深时分,明亮的月光在树枝上高悬,
苍翠的松树在朦胧的烟雾中显得湿润而模糊。
我怀疑那是潜伏在深海里的龙,
在水晶宫中安静地怀抱着珍珠入眠。

注释:

字词注释:

  • 皓魄:明亮的月亮。
  • 夜深:夜晚很深,时间已晚。
  • 老翠:苍翠的老松树。
  • 模糊:不清晰,朦胧的样子。
  • 半湿烟:半湿的雾气,形容环境的湿润和朦胧。
  • 龙潜:形容龙隐藏在水中。
  • 沧海:深海,广阔的海洋。
  • 水晶宫:传说中的龙宫,象征美丽和神秘。
  • 抱珠眠:怀抱珍珠入睡,形容安逸和宁静。

典故解析: “水晶宫”出自中国古代神话,常指龙王的宫殿,象征豪华与神秘。而“龙潜沧海”则传达了隐秘的力量和珍贵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穆,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生平事迹较少有详细记载,但其作品在明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夜晚,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深邃、神秘事物的思考。诗中流露出一种宁静的情绪,仿佛是在与自然进行心灵的对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月光和松树,展现了宁静而神秘的自然景色。诗人以“皓魄”来形容月亮的明亮,给人以清冷之感。同时,夜深之时,老松树在雾气中显得朦胧,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氛。接着,诗人通过“疑是龙潜沧海底”的想象,将一条神秘的龙与大海联系起来,给人以联想的空间,表达对自然奥秘的敬畏。最后一句“水晶宫里抱珠眠”则是将这种神秘化为一种美的享受,展现了诗人对梦幻与理想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从月亮、松树再到水晶宫,构成了一个梦幻的境界,体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唤起读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枝头皓魄夜深悬:月亮在深夜高挂于树枝之上,明亮的光辉照耀着周围。
  2. 老翠模糊半湿烟:苍老的松树在朦胧的湿气中,显得模糊不清,渗透出一种神秘感。
  3. 疑是龙潜沧海底:诗人想象这景象如同传说中的龙,潜伏在深海之底,隐秘而强大。
  4. 水晶宫里抱珠眠:这里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场景,龙在水晶宫中安静地怀抱着珍珠,象征着宁静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皓魄,强调其明亮的特质。
  • 拟人:将松树形容得像人一样模糊,增加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神秘事物的向往,以及在宁静中寻求内心平和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光明与希望。
  • 松树:象征坚韧与长寿。
  • :象征力量和神秘。
  • 水晶宫:象征理想与美好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明代
    c) 宋代

  2. 诗中提到“水晶宫”是指什么? a) 实际的宫殿
    b) 传说中的龙宫
    c) 一个梦境

  3. “枝头皓魄夜深悬”中“皓魄”指的是什么? a) 星星
    b) 明亮的月亮
    c) 太阳

答案:

  1. b) 明代
  2. b) 传说中的龙宫
  3. b) 明亮的月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竹里馆》

诗词对比: 比较《题莫云楼松月双清图二首》与《静夜思》,两首诗都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月光的美丽,但《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的思乡之情,而《题莫云楼松月双清图二首》则更强调自然景色的神秘和美好。通过不同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夜晚不同层面的理解与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人 与履安夜话 哭家西谷侍御 杂感 杂诗 采桑秦氏女 送春日去桂林 圣母祠 觉生寺观永乐大铜钟 温州江中孤屿谒文丞相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勤分 麥字旁的字 铺公 门内之口 情深一往 乙字旁的字 忍气吞声 项窝 龠字旁的字 捕捞 受怕担惊 穴宝盖的字 示字旁的字 素肌 鸿鶱凤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