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3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34:29
水龙吟(牡丹)
作者: 王沂孙〔宋代〕
晓寒慵揭珠帘,牡丹院落花开未。
玉栏干畔,柳丝一把,和风半倚。
国色微酣,天香乍染,扶春不起。
自真妃舞罢,谪仙赋后,繁华梦如流水。
池馆家家芳事。
记当时买栽无地。
争如一朵,幽人独对,水边竹际。
把酒花前,剩拚醉了,醒来还醉。
怕洛中春色匆匆,又入杜鹃声里。
清晨的寒意懒洋洋地驱散着珠帘,牡丹花在院落中尚未绽放。
在玉栏杆旁,柳丝轻垂,微风轻拂,似乎半靠着栏杆。
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微微醉人,春天的气息刚刚弥漫,扶住春光的身影却还未能起舞。
那真妃在舞蹈结束后,谪仙在赋诗之后,繁华如梦,似流水般逝去。
池塘边的每家每户都有着花事。
想起当时买花栽种的地方已经没有了。
不如独自一人面对那一朵花,静静地在水边竹子间沉思。
举杯在花前,已经醉了,醒来后仍旧是醉的状态。
怕的是洛阳的春色匆匆而逝,又被杜鹃的啼声打断。
作者介绍:王沂孙,字季常,号梅溪,宋代词人,擅长词作和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对花草、山水的描写尤为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表现了诗人对牡丹花盛开的期待和对春天短暂美好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思考。
《水龙吟(牡丹)》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脆弱。开篇“晓寒慵揭珠帘”,以清晨的寒意引入,表现了春天的初醒。而接下来的“牡丹院落花开未”则直接点出诗人对牡丹花的关注,充满了期待和对美的渴望。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描绘“玉栏干畔,柳丝一把,和风半倚”,将春天的柔和与温暖传达给读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国色微酣,天香乍染”则通过对牡丹的赞美,提升了诗的意境,表现了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激情。
后半部分则是对繁华梦境的回忆与思考,诗人以“繁华梦如流水”形容时间的流逝和繁华的短暂,令人感叹生命的无常。最后的“怕洛中春色匆匆,又入杜鹃声里”,则是对春天即将逝去的忧虑,增添了几分惆怅的情绪。
整首词通过对牡丹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时光流转的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牡丹为中心,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沂孙的《水龙吟(牡丹)》主要描写了什么?
诗中提到“国色微酣,天香乍染”是描述什么?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