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5:17
《寄答遂堂先生 其三》
作吏来山左,分符近济阴。
治才尊卓茂,政绩数卢钦。
腐鼠谁能嚇,青蝇已见寻。
遂初偏得计,浩荡谢朝簪。
我做官来到了山的左边,分派的符令快要到达济阴。
治政的才干被尊重,政绩的数量可与卢钦相提并论。
腐败的老鼠谁能吓坏呢?青蝇已经在这里寻觅。
遂初在朝中稍得权势,浩荡的风光向朝中的权贵致敬。
王昶,清代诗人,生于乾隆年间,官至知县,工于诗词,尤其擅长描写山水与人情。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常表现对社会时事的关怀。
此诗创作于王昶做官时期,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环境的观察和思考。诗中提到的“腐鼠”和“青蝇”,隐喻了官场上的腐败现象,表达了诗人对清正廉洁的追求和对时局的无奈。
《寄答遂堂先生 其三》是一首反映官场复杂状态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深刻认识。开头的“作吏来山左”,表明了诗人的官职与地理位置,似乎暗示着他在政治生态中的孤立和无奈。随后提到的“治才尊卓茂”,则是对优秀官员的肯定,显示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而“腐鼠谁能嚇,青蝇已见寻”一句,直接揭示了官场的腐败现象,诗人用动物形象来形容那些贪腐之人,生动而形象。最后两句“遂初偏得计,浩荡谢朝簪”,则流露出一种对权力的无奈与失落,虽有权势,却又不得不对朝中的虚伪进行讽刺。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对比与象征,展现了政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情感上则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反思。王昶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想,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批判,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官场腐败的不满,以及对理想政治的追求。通过对比与象征,王昶展示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的情感。
下列哪一词语用来比喻贪腐的人?
诗中提到的“济阴”是指什么?
“浩荡谢朝簪”中的“朝簪”指的是什么?
王昶的《寄答遂堂先生 其三》与杜甫的《秋夕》同样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但王昶更多地聚焦于官场的腐败,而杜甫则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者都在历史的背景下,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