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3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33:12
青玉案 雁字
作者: 顾贞观 〔清代〕
排空几阵留难住。
写不尽潇湘雨。
托寄音书浑漫许。
裴回欲下,家鸡野鹜,那是临池侣。
十三行断惊鸿去。
恰上银筝十三柱。
弦畔有人挥玉箸。
长门月暗,一灯重拨,泪墨模糊处。
这首词开头描绘了几阵大雁飞过天空,似乎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痕迹;然而潇湘的细雨却让我无法将这种情感表达尽。只希望能托付音书,但这份承诺似乎又显得遥不可及。思念的情绪如同在等待着下雨,家中的鸡和野外的鸭子,似乎都是我心中临水而伴的亲密伴侣。接着,词的意境转向,惊鸿似的身影已然远去。此时,银筝的音柱上有人轻盈地挥动着玉箸,伴随着悠扬的乐声。长门的月光昏暗,一个灯火重新拨动着,泪水与墨迹在纸上模糊交织。
作者介绍:顾贞观(公元1610-1680),字仲明,号秋水,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他的词风多表现离愁别恨,情感细腻,常常融入自然景物,极具画面感。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作者的个人经历与历史背景相互交织,表现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
《青玉案 雁字》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整体氛围渗透着浓浓的思念与哀愁。开头几句以“排空几阵留难住”引入,描绘了大雁飞过天空的场景,象征着离愁的沉重,接下来的“写不尽潇湘雨”,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细雨如泪,愁思难以言表。词中对音信的渴望和对伴侣的思念,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十三行断惊鸿去”一句,既有音乐的意象,又有离别的悲伤,似乎在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而“恰上银筝十三柱”则把这种回忆转化为乐曲,带有一种淡淡的哀伤,音乐的优雅与情感的悲切交织在一起,令人动容。
最后几句“长门月暗,一灯重拨,泪墨模糊处”,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月暗灯明之间,泪水与笔墨交融,象征着思念的深刻与难以割舍,给人以强烈的共鸣,令人沉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离别的思念,表现了孤独、怀念与无奈的复杂情感,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细腻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潇湘雨”主要象征什么?
A. 快乐
B. 细腻的思念
C. 生活的繁忙
答案:B
“十三行断惊鸿去”中的“惊鸿”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类
B. 美好时光的流逝
C. 短暂的爱情
答案:B
诗中“长门月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孤独与沉重
C. 期待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为《青玉案 雁字》的详细分析和解读,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