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8:02
长相思令
作者: 邓肃 〔宋代〕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
雁已西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在连绵的山峦中,第一重山、第二重山,远处的山高天阔,烟雾缭绕,水面寒冷。
思念的情绪如同红色的枫叶。菊花盛开,菊花又凋零。
大雁已经飞往西方,而人却还没有回来。
一帘闲适的风月在这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邓肃,字士纯,号默川,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山水和抒发情感。他的诗风清丽淡雅,常融入自然景物,反映出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长相思令》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年代,诗人通过自然景物抒发心中思念,表现出对离别与孤独的感慨。
《长相思令》以清丽的语言描写了思念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对远方人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通过“一重山、两重山”的叠加,构建出一种层次感,象征着相思的深重与距离的遥远。接着以“山远天高烟水寒”描绘出一种凄凉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思念情感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相思枫叶丹”一句,枫叶的红色象征着热烈的思念,菊花的盛开与凋零则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感情的变化。此时,诗人通过自然的变化折射出人心的起伏,展示了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奈。
最后一句“一帘风月闲”,则是在思念、离别的沉重之后,展现了一种淡然的态度,似乎在劝慰自己要学会面对。这种情绪的转变,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一种自我解脱的尝试。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古典诗词中“情景交融”的美学特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念”展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刻反映出离别后的孤独与对过往的追忆,呈现出一种既凄凉又庄重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此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思念
C. 愤怒
诗中“菊花开,菊花残”所表达的意思是?
A. 生命的繁荣
B. 时间的流逝与感情的变化
C. 自然的美丽
诗中提到的“雁已西飞”象征什么?
A. 归乡
B. 离别
C. 欢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如梦令》中,李清照同样通过自然景物抒发思念,但其情感更加细腻、婉转;而邓肃的《长相思令》则表现出一种更加宏大的思念与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