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4:41
点绛唇 秋夜
作者: 陈逸云 〔近代〕
明月当楼,虫声四野更阑后。
恼人时候。好梦寻难就。
人起凭栏,秋冷寒山瘦。
霜风骤。猿啼远岫。
惆怅乡思又。
在明亮的月光照耀下,楼台显得格外宁静,虫鸣声在四野中回响,夜深人静。
此时正是烦恼的时刻,梦境难以成真。
我起身倚靠在栏杆旁,感受到秋天的寒冷,远处的山显得瘦削。
寒霜的风吹来,远处传来猿猴的啼叫。
我愈发感到惆怅,乡愁再次涌上心头。
陈逸云,近代诗人,作品多涉及情感、自然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点绛唇 秋夜》创作于一个宁静的秋夜,诗人通过描绘月光、虫声、寒山等意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内心的惆怅,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梦难成的感慨。
这首《点绛唇 秋夜》以秋夜为背景,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乡之情。诗人通过“明月当楼”开篇,营造出一个宁静而清冷的夜晚氛围,给人一种孤独感。虫鸣声的描写则进一步增强了夜的静谧与孤寂,令人感到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烦恼交织在一起。
“恼人时候”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在此刻的烦恼与无奈,反映出他对美好梦境的渴望与现实的无情。而“人起凭栏,秋冷寒山瘦”则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环境结合,表现出他在秋夜的寒冷中,感受到的孤独与身心的瘦弱。
接下来的“霜风骤,猿啼远岫”通过听觉和触觉的描写,进一步加强了氛围的沉重与孤寂。霜风的骤然袭来,象征着秋天的冷酷无情,而远处猿啼的声音则让人更为感到孤独,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奈的乡愁。最后一句“惆怅乡思又”点明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愈发强烈,构成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意象描绘与情感抒发,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深切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内心的惆怅,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秋夜的宁静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情感基调。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希望
b) 秋天的孤独与思乡
c) 夏天的热情
d) 冬天的宁静
“虫声四野”是用来描绘什么的?
a) 夜晚的热闹
b) 夜晚的宁静
c) 早晨的清新
d) 傍晚的喧闹
诗中提到的“寒山”象征了什么?
a) 生命的繁荣
b) 生命的脆弱与凋零
c) 生命的喜悦
d) 生命的希望
以上内容为对陈逸云《点绛唇 秋夜》的详细解析,期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