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点绛唇 秋夜

《点绛唇 秋夜》

时间: 2025-05-04 03:34:41

诗句

明月当楼,虫声四野更阑后。

恼人时候。

好梦寻难就。

人起凭栏,秋冷寒山瘦。

霜风骤。

猿啼远岫。

惆怅乡思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4:41

原文展示:

点绛唇 秋夜
作者: 陈逸云 〔近代〕

明月当楼,虫声四野更阑后。
恼人时候。好梦寻难就。
人起凭栏,秋冷寒山瘦。
霜风骤。猿啼远岫。
惆怅乡思又。

白话文翻译:

在明亮的月光照耀下,楼台显得格外宁静,虫鸣声在四野中回响,夜深人静。
此时正是烦恼的时刻,梦境难以成真。
我起身倚靠在栏杆旁,感受到秋天的寒冷,远处的山显得瘦削。
寒霜的风吹来,远处传来猿猴的啼叫。
我愈发感到惆怅,乡愁再次涌上心头。

注释:

  • 明月当楼:明亮的月光照耀在楼台上。
  • 虫声四野:四周传来虫鸣声。
  • 更阑后:夜深之后。
  • 恼人时候:令人烦恼的时刻。
  • 好梦寻难就:美好的梦境难以实现。
  • 人起凭栏:人起身倚靠在栏杆上。
  • 秋冷寒山瘦:秋天寒冷,远山显得瘦削。
  • 霜风骤:寒霜的风骤然袭来。
  • 猿啼远岫:远处山峦传来猿猴的啼叫声。
  • 惆怅乡思又:再度感到惆怅,思念故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逸云,近代诗人,作品多涉及情感、自然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点绛唇 秋夜》创作于一个宁静的秋夜,诗人通过描绘月光、虫声、寒山等意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内心的惆怅,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梦难成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点绛唇 秋夜》以秋夜为背景,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乡之情。诗人通过“明月当楼”开篇,营造出一个宁静而清冷的夜晚氛围,给人一种孤独感。虫鸣声的描写则进一步增强了夜的静谧与孤寂,令人感到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烦恼交织在一起。

“恼人时候”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在此刻的烦恼与无奈,反映出他对美好梦境的渴望与现实的无情。而“人起凭栏,秋冷寒山瘦”则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环境结合,表现出他在秋夜的寒冷中,感受到的孤独与身心的瘦弱。

接下来的“霜风骤,猿啼远岫”通过听觉和触觉的描写,进一步加强了氛围的沉重与孤寂。霜风的骤然袭来,象征着秋天的冷酷无情,而远处猿啼的声音则让人更为感到孤独,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奈的乡愁。最后一句“惆怅乡思又”点明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愈发强烈,构成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意象描绘与情感抒发,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深切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内心的惆怅,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明月当楼:描绘了一个明亮的夜晚,楼台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2. 虫声四野更阑后:虫鸣声在四周响起,夜深人静,环境显得十分宁静。
  3. 恼人时候:这个时候让人感到烦恼,暗示诗人内心的纠结。
  4. 好梦寻难就:梦境难以成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
  5. 人起凭栏:起身倚靠栏杆,象征着诗人对外界的观察与思考。
  6. 秋冷寒山瘦:描绘了秋天的寒冷与远山的凋零,暗示了生命的脆弱。
  7. 霜风骤:突如其来的寒风,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知。
  8. 猿啼远岫:远处猿猴的啼叫,增添了孤独感与自然的生动。
  9. 惆怅乡思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忧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天的寒冷与孤独感结合,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拟人:虫声、猿啼等自然声音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秋冷寒山瘦”与“霜风骤”,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秋夜的宁静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清明与宁静,常与思乡之情相连。
  • 虫声:代表着夜的静谧,暗示内心的孤独。
  • 寒山: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凋零,反映诗人的忧虑。
  • 霜风:代表着秋天的冷酷,隐喻人生的无情。
  • 猿啼:增添了自然的生动与孤独感,象征着对失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希望
    b) 秋天的孤独与思乡
    c) 夏天的热情
    d) 冬天的宁静

  2. “虫声四野”是用来描绘什么的? a) 夜晚的热闹
    b) 夜晚的宁静
    c) 早晨的清新
    d) 傍晚的喧闹

  3. 诗中提到的“寒山”象征了什么? a) 生命的繁荣
    b) 生命的脆弱与凋零
    c) 生命的喜悦
    d) 生命的希望

答案:

  1. b) 秋天的孤独与思乡
  2. b) 夜晚的宁静
  3. b) 生命的脆弱与凋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宋之问《渡汉江》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意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不同的是,李白的情感更为直接和激烈。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是思乡主题,但杜甫更侧重于对亲情的描写,情感更为复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以上内容为对陈逸云《点绛唇 秋夜》的详细解析,期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情感。

相关查询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中秋前夜望月有怀用东西南北聚云山所分“水”字韵 西江月 浣花池 西江月·释氏禅经律论 西江月 红梅 西江月·好个马山居士 西江月 西江月(暮春鲁氏坐上次胡邦衡韵) 西江月·大道不由别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操戈同室 耳目心腹 包含衷的词语有哪些 鸟字旁的字 以逸击劳 麆备 示字旁的字 包含珍的成语 共饮一江水 艮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凡音 拒格 告赛 斤字旁的字 秤薪量水 神惊鬼怕 包含蛇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