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5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54:42
老来浑不爱春游,来对兰亭烂熳秋。
亭下水非当日曲,山前竹似旧时修。
二三客子因怀古,八百余年续胜流。
试与山灵论往事,不知还肯点头不。
年纪大了,不再喜欢春天的游玩,而是来到兰亭欣赏这绚烂的秋色。
亭下的水已经不是当年的曲水,山前的竹子却依旧如旧时那样修长。
两三个客人因为怀念古迹而来,八百多年的历史继续着胜景。
试着与山神谈论往事,不知道他是否会点头同意。
作者介绍:高翥(zhù),字九万,号菊涧,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高翥在晚年游览兰亭时所作。兰亭是东晋时期王羲之等人举行兰亭集会的地方,留下了著名的《兰亭序》。高翥在晚年重游此地,感慨时光流逝,自然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永恒的赞叹。首联“老来浑不爱春游,来对兰亭烂熳秋”,直接点明诗人年纪已大,不再喜欢春天的游玩,而是欣赏兰亭的秋色。颔联“亭下水非当日曲,山前竹似旧时修”,通过对比亭下的水和山前的竹子,表达了时间的变迁和自然的恒常。颈联“二三客子因怀古,八百余年续胜流”,写诗人及同伴因怀念古迹而来,感叹历史的延续。尾联“试与山灵论往事,不知还肯点头不”,以与山神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自然的敬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感慨时光流逝和赞叹自然永恒。通过对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不同感受、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老来浑不爱春游”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秋天的喜爱 C. 对春天的厌倦 D. 对秋天的厌倦
“亭下水非当日曲”中的“当日曲”指的是什么? A. 当年的曲水流觞 B. 当年的音乐 C. 当年的景色 D. 当年的诗句
诗中的“山灵”指的是什么? A. 山中的精灵 B. 山神 C. 山中的动物 D. 山中的植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