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2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29:55
减字木兰花
作者: 俞庆曾 〔清代〕
去年今日。南浦绿波曾送别。
又到凉秋。赢得天涯揽镜愁。
蝉鸣深柳。懒步花阴非中酒。
目断遥天。一点征鸿破碧烟。
去年今天,我在南浦的绿波旁送别朋友。
如今又到了凉秋时节,不禁让我在天涯遥望,感到愁苦。
蝉鸣在深深的柳树间,我懒得在花阴下饮酒。
目光远望,天空中一只孤独的鸿雁划破了碧蓝的烟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去年今日”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往昔的怀念,“南浦”则是送别的传统意象,常用于古代诗词中表达离别之情。
作者介绍: 俞庆曾(1620-1690),清代诗人,字仲明,号青山,浙江人。他的诗风细腻,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常在作品中透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光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天,正值作者思念朋友之际,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故人的思念。随着季节的变迁,诗人感受到愁苦与孤独,借助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减字木兰花》是一首抒情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开头“去年今日”一语,瞬间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勾起了普遍的离别情感。南浦的绿波象征着生机与活力,但在送别的情景中,却又染上了淡淡的忧伤。
“又到凉秋”,这一句用季节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给人以深深的感触。蝉鸣与深柳的意象,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夏秋交替时的寂静与孤独,诗人因思念而懒惰,无法再去享受饮酒的乐趣,这种情感通过“懒步花阴”得以体现。
最后,目断遥天中的“征鸿”,不仅是对秋天的写照,更是对离别的象征。鸿雁的孤独飞翔,恰似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整个画面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令人沉思。这首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引发读者对时间与生命的思考,具有深刻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去年今日。南浦绿波曾送别。
这一句通过时间的回溯,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南浦的绿波象征着生机与离别的美好时光。
又到凉秋。赢得天涯揽镜愁。
凉秋的到来让诗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面对镜子不禁生愁,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蝉鸣深柳。懒步花阴非中酒。
蝉鸣与深柳交织,构成了一个静谧的秋天场景,诗人因思念而失去饮酒的兴致,表现出对过往的无奈。
目断遥天。一点征鸿破碧烟。
目光追寻远方的鸿雁,象征着离别与思念,破碧烟的画面更突显了孤独感。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意象等修辞手法。对比的手法表现了生机与孤独的反差,意象的运用则使诗歌的情感更加细腻和丰富。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浦”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方
B. 南方水边
C. 东边草地
D. 西南山头
诗人对“凉秋”的感受是怎样的?
A. 快乐
B. 愁苦
C. 无所谓
D. 激动
“征鸿”象征着什么?
A. 喜悦
B. 离别与思念
C. 安宁
D. 旅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减字木兰花》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