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8:49
俭是终身事,书无释手时。
搯膺谁戒妾,易箦自呼儿。
冠剑平生象,箫笳一品仪。
邦人知所法,宸篆表忠规。
全诗翻译:
节俭是终生的事业,书本从不离手。
谁能劝戒我的妻子,轻松的坐卧只让孩子呼唤。
头戴冠冕,手持宝剑,是我平生的象征;
而箫笳与我一生的仪态相伴。
国家的人民知道应该遵循什么,
而皇上的印章则表明了忠诚与规矩。
作者介绍:
韩维,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风简洁明快,常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理想。
创作背景:
《宋元献公挽辞三首》是韩维为纪念一位名叫献公的友人所作,表达了对他的怀念与敬意。这首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节俭与忠诚的崇尚。
这首诗通过对节俭与忠诚的颂扬,展现了一种理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诗中强调了节俭这一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认为它是终身的事业。作者通过“书无释手时”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与对生活的严谨态度,说明在忙碌的生活中也不忘学习。诗中“冠剑平生象”则传达了对身份与责任的自豪感,表明了作者对自身地位的认可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另外,诗中对于家庭与个人生活的描写,既有对妻子的关怀,也有对子女的期望,体现了作者对家庭的重视与期待。“邦人知所法,宸篆表忠规”则呼应了对国家法则的尊重,强调了忠诚与规矩的重要性。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内涵,既有个体的情感,也有社会的责任,显示了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冠剑、箫笳象征身份与仪态),对仗(如俭与书),增强了诗的音韵美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强调节俭与忠诚的重要性,表达对个人修养、家庭责任和社会法则的崇尚,体现了宋代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俭被称作什么?
“书无释手时”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宸篆”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