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5:49
十年海南年,世味尝欲遍。
昔为担板痴,今作绕指转。
谁能濯我缨,人欲唾其面。
故人千里来,高义动深眷。
问答不及已,惊我神发变。
功名眼中花,日月弦上箭。
公今已超然,富贵非所愿。
南游访知识,气习要百炼。
授我不死术,老骨倘可健。
是身走空雷,当作如是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故人重逢时的感慨。诗人回顾十年的海南生活,经历了世间的种种,曾经单纯执着于担板的日子,如今却如同指间的流沙。谁能洗净我心头的尘埃,世人只想唾弃我的面子。故人从千里之外而来,深厚的情义让我感动不已。问答之间,已难以表达我的惊异与变化。功名如眼前的花朵,时间如弦上的箭。如今你已超脱,不再追求富贵。南游是为了寻求真知,气质的修炼需要百般锤炼。希望你能教我不老的法门,让我这老骨头也能保持健康。身在浮云之上,便应如此看待。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弥逊与好友赵表重逢之际,感慨十年离别,经历了世事变迁,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悟。
李弥逊的《次韵赵表之久别相会于福唐见贻之什》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十年海南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即以“十年海南年”引入,既表明了时间的流逝,又暗含了对生活的感慨。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昔为担板痴,今作绕指转”反映了自己从简单的生活到如今复杂心态的变化,似乎在提醒读者要珍惜当下,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诗中“功名眼中花,日月弦上箭”这一句,形象地比喻了功名的短暂与虚幻,强调了时间的宝贵,令人深思。随着诗的深入,诗人与故人的对话逐渐升华,故人千里而来,展现了深厚的友谊与高尚的情操。最后,诗人渴望获得长生不老之术,反映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健康的渴望,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知识的追求。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李弥逊深邃的哲学思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功名眼中花”)、对仗(如“老骨倘可健”)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知识的渴求,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弥逊的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功名的追求
B. 对友谊与人生的思考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财富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功名眼中花”意在说明什么?
A. 功名持久
B. 功名短暂
C. 功名重要
D. 功名无用
诗人希望获得什么?
A. 财富
B. 名声
C. 不死术
D. 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弥逊的诗中,强调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多了一份对家人的思念和对苦难生活的深刻感悟。两者都体现了对时间的感慨,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前者更偏向于个人内心的哲思,后者则是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与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