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早秋雨后寄乐天

《早秋雨后寄乐天》

时间: 2025-05-02 04:41:16

诗句

夜云起河汉,朝雨洒高林。

梧叶先风落,草虫迎湿吟。

簟凉扇恩薄,室静琴思深。

且喜炎前别,安能怀寸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1:16

原文展示:

夜云起河汉,朝雨洒高林。
梧叶先风落,草虫迎湿吟。
簟凉扇恩薄,室静琴思深。
且喜炎前别,安能怀寸阴。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云彩在银河上升起,清晨的雨水洒落在高大的树林里。
梧桐树的叶子在风中先行飘落,草中的虫子在湿润的空气中欢快地鸣叫。
凉席上凉意袭来,扇子的清风显得微薄,室内静谧,琴声回响,思绪悠深。
虽然高温的炎夏已经过去,我怎能惦记那短暂的阴影呢?

注释:

  • 夜云: 夜晚的云彩,指天上的云。
  • 河汉: 银河,古代人对银河的称呼。
  • : 洒落,形容雨水如同泼洒般落下。
  • 梧叶: 梧桐树的叶子,常用来象征秋天的来临。
  • 迎湿吟: 迎接湿润的空气而鸣叫的虫子。
  • : 凉席,指竹席等夏天用的席子。
  • 恩薄: 清风的恩惠微薄,形容天气的凉意不大。
  • 琴思: 弹琴时的思绪。
  • 寸阴: 短暂的阴影,这里指夏季的阴凉。

典故解析:

  • 银河: 在古代诗词中,银河常常象征着遥远和梦幻,也与爱情、思乡等情感紧密相关。
  • 梧桐: 在许多诗词中,梧桐树被视为秋天的象征,常与离别、思念等情感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字梦得,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具有深厚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早秋雨后寄乐天》创作于唐代,正值秋季,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雨后景象,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早秋雨后清新而宁静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诗开头以“夜云起河汉,朝雨洒高林”描绘了雨后清晨大自然的美丽场景,夜晚的云彩与清晨的雨水交替,营造出一种清新、湿润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梧叶先风落,草虫迎湿吟”展现了秋意渐浓,梧桐树的叶子逐渐飘落,草中的虫子在湿润的环境中欢快地吟唱,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

“簟凉扇恩薄,室静琴思深”则转向室内,诗人感受到凉意的袭来,扇子的微风似乎不够,室内的宁静让他沉浸在琴声与思绪之中。这一转变使得诗人内心的情感得以升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往昔时光的追忆。最后一句“且喜炎前别,安能怀寸阴”则是诗人对过去炎热夏季的告别,同时也流露出对短暂阴影的无奈,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友人的眷念,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云起河汉: 夜晚的云彩升起,像河流一般的银河在夜空中流淌。
  2. 朝雨洒高林: 清晨的雨水洒落在高大的树林中,给人一种清新湿润的感觉。
  3. 梧叶先风落: 梧桐树的叶子在先行的风中飘落,象征着秋天的来临。
  4. 草虫迎湿吟: 草中的虫子在迎接湿润的环境中欢快地鸣叫。
  5. 簟凉扇恩薄: 凉席上感受到的凉意微薄,扇子所带来的风也显得不够。
  6. 室静琴思深: 室内宁静,琴声回荡,思绪也变得深邃。
  7. 且喜炎前别: 虽然高温的夏季已经过去,我感到欣慰。
  8. 安能怀寸阴: 我怎么能够去怀念那短暂的阴影呢?

修辞手法:

  • 比喻: “夜云起河汉”将云彩比作河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夜空的景象。
  • 拟人: “草虫迎湿吟”赋予了草虫以人的情感,表现出它们对雨后的欢快。
  • 对仗: 诗中“夜云”与“朝雨”,“梧叶”与“草虫”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基调,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云: 代表着宁静和神秘,暗示着思考与回忆。
  • 高林: 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繁盛。
  • 梧叶: 代表着秋天的到来,常与离别相关联。
  • 草虫: 象征着生命的欢愉和自然的和谐。
  • 凉席与琴: 表现出室内的宁静与内心的思考,传递了情感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河汉”指的是哪个天体? A. 太阳
    B. 月亮
    C. 银河
    D. 星星

  2. 填空题: 诗中“梧叶先风落,草虫迎湿吟”,表现了____的意象。

  3. 判断题: 诗人对夏天的炎热感到怀念。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C. 银河
  2. 秋天;欢快的虫鸣
  3. B. 错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牧
  • 《秋词》 by 刘禹锡
  • 《山中问答》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秋夕》: 杜牧在这首诗中描绘了秋夜的静谧和思乡之情,与刘禹锡的作品在情感基调上有共通之处,但在意象和表现方式上有着不同的侧重。
  • 《山中问答》: 王维的诗则更为注重自然与人情的和谐,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与刘禹锡的清新感相辅相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研究》

相关查询

复游郭西 二月二日司天台判李公辈邀游郭西归作 至回纥城暇日出诗一篇 望阴山 泺驿路 复寄燕京道友 初入峡门 答宣抚王巨川 题天坛二首 其二 题天坛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乚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事预则立 援开头的成语 狼狈万状 逢场作趣 斤字旁的字 浮溢 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维苏威火山 杳无踪迹 胆大心雄 包含惑的词语有哪些 美酒嘉肴 冠盖往来 银河倒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