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王才元陪季申枢密诸公游东山之作

《次韵王才元陪季申枢密诸公游东山之作》

时间: 2025-05-10 09:19:46

诗句

游云本无心,时为晴山留。

我曹等云闲,变作寻山游。

驾言出城阙,古寺聊相投。

摩挲铸金像,不知几春秋。

行行及佳境,真成上扬州。

追随况当人,华胄皆通侯。

高名迈姚宋,馀事卑曹刘。

向来金銮御,一一亲垂旒。

如何丘壑中,乃与猿鹤俦。

寒威靳山秀,幽处不可求。

清溪访鹿迹,古涧窥龙头。

枯藤路断磴,未上愁吴牛。

人言昔仙去,疑是竹务猷。

云昏看山眼,欲展还复收。

伊予岸穴走,南北万里遒。

烟霞入膏肓,瞑眩不可瘳。

群公上界侣,解后天南陬。

敢言同心臭,长抱躐等羞。

心知造物戏,驽骀间骅骝。

鹤书偶未下,爱日尚可偷。

花风起群萌,枝上春欲流。

更催小槽红,一笑非人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9:46

诗词名称: 次韵王才元陪季申枢密诸公游东山之作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游云本无心,时为晴山留。
我曹等云闲,变作寻山游。
驾言出城阙,古寺聊相投。
摩挲铸金像,不知几春秋。
行行及佳境,真成上扬州。
追随况当人,华胄皆通侯。
高名迈姚宋,馀事卑曹刘。
向来金銮御,一一亲垂旒。
如何丘壑中,乃与猿鹤俦。
寒威靳山秀,幽处不可求。
清溪访鹿迹,古涧窥龙头。
枯藤路断磴,未上愁吴牛。
人言昔仙去,疑是竹务猷。
云昏看山眼,欲展还复收。
伊予岸穴走,南北万里遒。
烟霞入膏肓,瞑眩不可瘳。
群公上界侣,解后天南陬。
敢言同心臭,长抱躐等羞。
心知造物戏,驽骀间骅骝。
鹤书偶未下,爱日尚可偷。
花风起群萌,枝上春欲流。
更催小槽红,一笑非人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游览东山时的感受和思考。游云本无心,云彩的悠闲飘动,正是山中晴朗的留存。我等人闲适自得,便随意游玩山水。驾车出城,古寺是我们暂时的栖息所。抚摸着金色铸造的佛像,未曾记得这已经是几春几秋。一路走来,佳境不断,真如扬州美景。与名士相随,华贵之人皆通侯。高名远扬超越姚宋,而余事却卑微如曹刘。金銮殿下,曾亲自垂青于我。为何在这丘壑中,竟与猿鹤为伴?寒威锁住山的秀丽,幽静之处难以寻觅。清溪中探寻鹿的足迹,古涧隐约窥见龙的头颅。枯藤交错,路途断绝,尚未登上就已愁苦吴牛。人们说昔日仙人已去,是否真是竹林中传来的消息?云层昏暗中望山,想要展开却又收回。伊予岸边的隐秘走动,南北万里显得遥远。烟霞侵入心肺,眩晕难以治愈。群公在天边相伴,解开后天南的缠绕。敢于言语同心之臭,长久以来怀抱羞耻。心知造物的游戏,驽马与骏马并行。鹤书偶尔未曾寄达,阳光下的日子仍可逗留。春风起舞,枝上花欲流动。更催小槽红,一笑非人所谋。

注释:

  • 游云:游动的云彩。
  • 我曹:指“我们”。
  • 驾言:驾车出行。
  • 摩挲:抚摸、触碰。
  • 佳境:美好的景致。
  • 华胄:指贵族、豪杰。
  • 金銮御:金銮殿,古代帝王的象征。
  • 丘壑:山丘与沟壑。
  • 寒威:寒冷的威严。
  • 清溪:清澈的溪流。
  • 鹿迹:鹿的足迹。
  • 枯藤路断磴:形容路途艰难。
  • 竹务猷:竹林中的仙人传说。
  • 烟霞:指山中的云雾景象。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字子元,号梅溪,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风受到王维、杜甫等人的影响,擅长山水诗,追求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游东山时,表达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感悟,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游山玩水的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次韵王才元陪季申枢密诸公游东山之作》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作者在东山游览的心境与感受。诗中通过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头几句通过“游云本无心”表现出一种闲适的态度,游云随意飘动,反映出一种无拘无束的心境。接着,诗人提到“驾言出城阙”,显示出作者与友人一同出游的欢乐场景。古寺的出现则增添了文化底蕴,体现出诗人与历史的关联。

随着诗的发展,作者逐渐深入内心的思考,提到“寒威靳山秀,幽处不可求”,表现了对自然美的渴望,以及在山水之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冷清。诗中对“华胄”与“曹刘”的比较,暗示了名利之间的关系,反映出作者对于权势与地位的淡漠。最后几句则以自然的生机与人事的无常进行对比,表现出一种哲学上的思考与人生的无奈。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展现出宋代士人的文化情怀与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游云本无心,时为晴山留。”:游云本无心,表达云彩随意飘动的状态,反映了山的晴朗。
    • “我曹等云闲,变作寻山游。”:我们一群人因闲适而开始了寻山游玩。
    • “驾言出城阙,古寺聊相投。”:驾车出城,古寺成为我们暂时的栖息之所。
    • “摩挲铸金像,不知几春秋。”:抚摸金色铸造的佛像,感叹时光的流逝。
    • “行行及佳境,真成上扬州。”:一路走来,佳境如扬州美景,令人陶醉。
    • “追随况当人,华胄皆通侯。”:与名士相随,华贵之人皆通侯。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游云本无心”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的随意与诗人的心境。
    • 拟人:如“烟霞入膏肓”,使自然景象更具情感。
    • 对仗:如“寒威靳山秀,幽处不可求”,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东山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游览中的悠闲与对生命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游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 古寺:代表着文化的积淀和对历史的追溯。
  • 金像:象征着宗教信仰和时间的流逝。
  • 佳境:体现了自然的美好与诗人的心境。
  • 寒威:表现出自然的严峻与人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华胄”指的是哪一类人?

      • A. 平民
      • B. 贵族
      • C. 学者
      • D. 农民
    2. 诗中作者在游东山的心境是?

      • A. 忧伤
      • B. 悠闲
      • C. 激动
      • D. 沮丧
    3. “摩挲铸金像”中“摩挲”的意思是?

      • A. 摸索
      • B. 抱怨
      • C. 触碰
      • D. 观看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望岳》
  • 诗词对比:

    • 李弥逊的《次韵王才元陪季申枢密诸公游东山之作》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悠闲的心境,但王维的诗更具禅意,强调一种内心的宁静,而李弥逊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互动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美学探讨》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三茅观 偶成 其五 送薜府判之广东 立春日 红梅十九首 其十八 索笋长句寄傅隐君 自崔镇至济州人情风俗可叹三十韵 过𣪁陵 江月楼 秋吟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绘事后素 重气轻生 臧衅 提土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安置 包含裘的词语有哪些 不忘沟壑 肀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酒脯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乌云压顶 以求一逞 童颜鹤发 支字旁的字 矜名嫉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