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梅花绝句十首 其八

《梅花绝句十首 其八》

时间: 2025-05-03 21:20:07

诗句

士穷见节义,木槁自芬芳。

坐回万物春,赖此一点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0:07

原文展示:

士穷见节义,木槁自芬芳。坐回万物春,赖此一点香。

白话文翻译:

士人虽然处于困境,却能显现出节操与义气;枯木依然散发着芬芳。坐在这里回味万物的春天,全靠这一点香气。

注释:

字词注释

  • 士穷:士人穷困,处于困境。
  • 节义:指节操和义气,反映士人的品德。
  • 木槁:指枯木,形容无生命的植物。
  • 坐回:坐下来回味。
  • 万物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 一点香:指梅花的香气。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士穷见节义”,反映了古代士人的人格理想,常以身处逆境而不屈服的精神自励,这与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节、义密切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作品以诗、词、文、赋皆有建树。他的诗歌多描写边塞风光、抒发爱国情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感人至深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陆游身处国家动荡与个人困顿之中,常以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他通过梅花的芬芳表达了即使在逆境中也要保持高洁的品格。

诗歌鉴赏:

《梅花绝句十首》是陆游的经典之作,其中第八首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士人在逆境中依旧坚守节操的精神。全诗以梅花为喻,展现了节义与芬芳的对比。开头两句“士穷见节义,木槁自芬芳”中,士人即使在贫困和困境中,仍然能够展现出高尚的品德,而枯木却能散发出香气,象征着在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芬芳。后两句“坐回万物春,赖此一点香”则表达了尽管外界环境艰难,依旧可以从内心的芬芳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种对比和反差,使得诗歌在情感上更加深刻,展现了陆游对生命和品德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士穷见节义”:士人在困境中更能显现出其节操与义气。
  2. “木槁自芬芳”:虽是枯木,依然能够散发出香气,比喻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品德。
  3. “坐回万物春”:坐下来回味万物复苏的春天,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4. “赖此一点香”:依靠这点香气,感受到春天的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士人的品德。
  • 对仗:上下句结构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芬芳”赋予枯木以生命的特征,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在困境中保持高洁的品德和内心的坚韧。通过梅花的香气,表达了对生命力和美德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高洁的品德。
  • 芳香:代表内心的美好与品德的芬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士穷见节义”中的“士”指的是: A. 士兵 B. 士人 C. 学士 D. 官员

  2. “木槁自芬芳”中的“木槁”指的是: A. 柔软的树木 B. 枯木 C. 绿树 D. 植物

  3. 全诗的主题思想是: A. 生活的困苦 B. 高洁的品德与坚韧 C. 春天的美好 D. 梅花的香气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梅花》
  •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诗词对比: 陆游与王安石的梅花诗都强调梅花的坚韧与品德,但陆游更侧重于个体的道德情操,王安石则更注重梅花在自然中的象征意义。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 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 送高提干暂过行在 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 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 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 沈国录席上用赵监丞韵 深正卿得男以诗庆之 上枢密生辰 上平江李侍郎生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摇手顿足 亅字旁的字 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鼻字旁的字 尺籍伍符 义管笙 爱惜羽毛 鱼游沸釜,燕处危巢 彑字旁的字 临文不讳 立于不败之地 伯乐相马 飞字旁的字 包含臭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芬的词语有哪些 口有同嗜 风暖日丽 草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