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9:23
龙章凤姿中散,獐头鼠目十郎。
一遗恨悲风操,一老死偃月堂。
这首诗描写了两种不同的形象和心境。前两句提到“龙章凤姿”的高贵气质和“獐头鼠目”的卑微形象,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命运的无常。一方面,有人遗憾于未能成就伟业,感叹悲伤的风操;另一方面,有人则老死于偏僻的偃月堂,象征着孤独与无奈。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莹,号石庵,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词以清新、豪放著称,常常反映社会动荡和个人的孤独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那是一个政治动荡、民众疾苦的时代。诗人通过对比不同命运的人物,表达自己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现了社会中不同层次的人物形象。开头的“龙章凤姿”与“獐头鼠目”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高贵与才华,后者则暗示卑微与无望。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描写人物的外形,更是在探讨人们的处境与命运,令人深思。
接下来的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一方面是对过去的遗憾,另一方面是对孤独死去的无奈。诗中提到的“悲风操”与“偃月堂”,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与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揭示了人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注与思考,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思考,揭示了人生的遗憾与孤独,反映出社会不平等的现实。
诗词测试:
“龙章凤姿”指代的是:
A. 低贱的形象
B. 高贵的气质
C. 形态丑陋
“獐头鼠目”形容的是:
A. 高贵的人物
B. 卑微的个体
C. 梦想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悲风操”主要表达了:
A. 生活的美好
B. 内心的遗憾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同样反映人生无常的杜甫《春望》对比,刘克庄的诗更强调个体的孤独与遗憾,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对国家的忧虑和社会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