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咏六言八首 其三

《杂咏六言八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7 23:39:23

诗句

龙章凤姿中散,獐头鼠目十郎。

一遗恨悲风操,一老死偃月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9:23

原文展示:

龙章凤姿中散,獐头鼠目十郎。
一遗恨悲风操,一老死偃月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两种不同的形象和心境。前两句提到“龙章凤姿”的高贵气质和“獐头鼠目”的卑微形象,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命运的无常。一方面,有人遗憾于未能成就伟业,感叹悲伤的风操;另一方面,有人则老死于偏僻的偃月堂,象征着孤独与无奈。

注释:

  • 龙章凤姿:比喻美丽、高贵的姿态,通常形容才华出众的人。
  • 獐头鼠目:形容外表丑陋,头型像獐,眼睛像鼠,暗指卑微之人。
  • 一遗恨悲风操:指一个人心中留下的遗憾与悲伤的情操。
  • 一老死偃月堂:形容一个人在偏僻的地方孤独地老去,偃月堂是一个隐喻,可能指代孤独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莹,号石庵,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词以清新、豪放著称,常常反映社会动荡和个人的孤独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那是一个政治动荡、民众疾苦的时代。诗人通过对比不同命运的人物,表达自己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现了社会中不同层次的人物形象。开头的“龙章凤姿”与“獐头鼠目”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高贵与才华,后者则暗示卑微与无望。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描写人物的外形,更是在探讨人们的处境与命运,令人深思。

接下来的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一方面是对过去的遗憾,另一方面是对孤独死去的无奈。诗中提到的“悲风操”与“偃月堂”,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与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揭示了人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注与思考,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龙章凤姿中散”:描绘出一种高贵、优雅的姿态,象征着杰出的人物或理想的追求。
    • “獐头鼠目十郎”:与前句形成对比,描绘卑微的人物形象,强调社会的多样性与不平等。
    • “一遗恨悲风操”:表达内心的遗憾与痛苦,透出一种对往事的怀念与无奈。
    • “一老死偃月堂”:传达出孤独与无望,象征着一个人在社会边缘的无奈生活。
  • 修辞手法

    • 对比:利用“龙章凤姿”和“獐头鼠目”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社会的分层与个体命运的不同。
    • 意象:使用“悲风操”和“偃月堂”作为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与孤独的气氛。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思考,揭示了人生的遗憾与孤独,反映出社会不平等的现实。

意象分析:

  • 龙章凤姿:象征高贵、才华,代表理想中的人或境界。
  • 獐头鼠目:象征卑微、丑陋,代表社会底层的人。
  • 悲风操:寓意内心的悲伤与遗憾。
  • 偃月堂:象征孤独与无望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龙章凤姿”指代的是: A. 低贱的形象
    B. 高贵的气质
    C. 形态丑陋

  2. “獐头鼠目”形容的是: A. 高贵的人物
    B. 卑微的个体
    C. 梦想的追求

  3. 诗中提到的“悲风操”主要表达了: A. 生活的美好
    B. 内心的遗憾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与同样反映人生无常的杜甫《春望》对比,刘克庄的诗更强调个体的孤独与遗憾,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对国家的忧虑和社会的动荡。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清虚同访李园 睡起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归田乐引 十四弟归洪州赋莫如兄弟四章赠行 其四 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载 次韵奉答文少激推官纪赠二首 放言十首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次韵吉老游青原将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巳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作歌 搓绵扯絮 包含赵的成语 野士 枯燥 鹏程 牒启 疏水箪瓢 神奸巨猾 曰字旁的字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臣字旁的字 砺兵秣马 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折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