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0:53
病中九首
作者:刘克庄
鸦叫方知日出东,起瞻宇宙尚朦胧。
空花久已参诸老,岩电何须似阿戎。
乍可一灯虚空白,绝胜千炬火城红。
痴人苦爱清凉散,道是肝家热上攻。
在乌鸦叫声中才知道太阳升起在东方,起身仰望宇宙却还是朦胧不清。
空中花影早已参透古老的道理,山岩的闪电何必像阿戎那样耀眼。
忽然看见一盏灯在虚空中闪烁,远胜过千盏火炬照亮火城的红光。
痴迷的人苦于追求清凉的散药,认为这是对肝火上升的最好解药。
刘克庄,字克庄,号白石,南宋诗人,以豪放派著称。他的诗风兼容并蓄,善于运用多样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这首诗是在作者生病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在病榻之上的思考与领悟,试图通过自然与哲理的结合,探索生命的意义和内心的平静。
刘克庄的《病中九首》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景象引发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在生病期间对生命、时间和自身境遇的反思。首句“鸦叫方知日出东”开篇便引入了清晨的景象,既是对日常生活的真实描绘,也是对生命轮回的感慨。接下来的“起瞻宇宙尚朦胧”则延展了这种思考,表达了尽管日出已然,但对于宇宙的认知依然模糊,人生的迷茫感扑面而来。
诗中提到的“空花久已参诸老”,不仅是在探讨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也隐含了对老年智慧的敬仰。接下来的“岩电何须似阿戎”则巧妙地用阿戎的强烈光芒来对比自身的追求,表明一种对自然力量的反思与自我定位。
最后两句通过“乍可一灯虚空白”与“痴人苦爱清凉散”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内心宁静与外界繁华的差异,以及对治愈与自我调适的思考。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然与超脱的气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哲学思考。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的思考与内心的探索,展现了在病痛中对外界和自我的反观,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智慧的重要性。
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阿戎”象征什么?
“乍可一灯虚空白”中的“灯”象征什么?
答案
刘克庄与白居易的诗作在表现生命的思考上有相似之处,但刘克庄更强调内心的哲理反思,而白居易则更倾向于对社会现象的关注。这种对比反映了不同时代诗人的情感表达与思考方式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