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又和南塘十首 其九 蝉

《又和南塘十首 其九 蝉》

时间: 2025-05-05 09:43:33

诗句

短歌殊不足,袅袅发长吟。

□□□□□,□□□□□。

渴饥资坠露,栖止□□阴。

痀偻安知道,区区有巧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3:33

原文展示:

短歌殊不足,袅袅发长吟。
渴饥资坠露,栖止阴。
痀偻安知道,区区有巧心。

白话文翻译:

这短暂的歌声实在是太少了,只有那清脆悠扬的鸣声在轻轻地响起。
因渴望与饥饿而坠落的露珠,栖息在阴凉之处。
那些残疾的人又怎会知道,生活中有些小巧思令人心生铭记。

注释:

  • 短歌:指简短的歌声。
  • 袅袅:形容声音轻柔、缥缈的样子。
  • 渴饥:指口渴和饥饿。
  • :借助、依靠。
  • 痀偻:指残疾、佝偻的人。
  • 区区:微不足道、微小的意思。
  • 巧心:巧妙的心思或情感。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可以理解为作者借蝉的鸣叫表达了对生命和心灵的思考,以及对渴望与局限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寒碧,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个性和地方特色。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塘,受到自然环境的启发,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存在的思考。

诗歌鉴赏:

《又和南塘十首 其九 蝉》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蝉的鸣叫,诗中短歌的不足与蝉声的袅袅相映成趣,仿佛在诉说生命中的无奈与渴望。蝉的鸣叫声轻盈飘渺,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对自由的向往。渴饥的意象则暗示着生命中的无常与追求,栖止阴凉的状态则让人想到避世的安静与平和。接下来的“痀偻安知道”,更是引发人对人生困境的思考,残疾的人在生活中常常受限,而对生活的巧妙理解与感悟则能让人在困境中找到生存的智慧。整首诗在清幽的环境中,流露出对生命深刻的感悟与反思,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命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短歌殊不足”:短暂的歌声显得太少。
    2. “袅袅发长吟”:蝉的鸣声轻柔而悠长。
    3. “渴饥资坠露”:因渴与饥而坠落的露珠。
    4. “栖止阴”:栖息在阴凉的地方。
    5. “痀偻安知道”:残疾的人又怎能理解?
    6. “区区有巧心”:微小之处蕴含着巧妙的心思。
  • 修辞手法

    1. 拟人:将蝉的鸣叫赋予人性化的情感。
    2. 对仗:短歌与袅袅形成对照,表现出诗歌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生命的渺小与坚韧,以及在困境中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 露珠:代表着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 阴凉:象征着宁静与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短歌”指的是什么?

    • A. 短小的诗歌
    • B. 短暂的歌声
    • C. 不足的乐器声
    • D. 短促的呼喊
  2. “痀偻安知道”中的“痀偻”意思是什么?

    • A. 瘦弱
    • B. 残疾
    • C. 年老
    • D. 疲惫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自然与生命的诗作。
  • 宋代苏轼的《赤壁赋》:同样探讨生命与存在的哲理。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蝉》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但刘克庄的语气更为轻盈,而杜甫则更显沉重与忧伤。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的诗词世界》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新柳 暮立荷桥 人日出游湖上十首 梦种菜 久病小愈,雨中端午试笔四首 送彭元忠县丞北归 登清心阁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其五 雨霁看东园桃李,行溪上,进退格 秋暑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源源不绝 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快刀斩乱麻 食字旁的字 咯血 极变 包含胃的词语有哪些 泥儿 牛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哀毁骨立 令合 颠颠倒倒 人字头的字 小鹢 毋字旁的字 广阔天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