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7:00
好客期难至,清欢拟即差。不逢镜,何处觅金蟆。
招待客人期待的时光难以到来,清静的快乐似乎也要错过。没有遇到月亮,我又能在何处寻找那明亮的金蟾呢?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希夷,号静庵,宋代词人、诗人,工诗、词、文,尤以词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
这首诗写于中秋节,正值秋季,正是赏月的时节。诗人在此时却感到孤独与失落,表达了对月亮的渴望和对友人相聚的期待。
刘克庄的《中秋大风雨五绝》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作,诗人在中秋之夜,外面风雨交加,内心却充满了对友人相聚的渴望与对清静快乐的追求。诗的开头“好客期难至”,直接引入了作者对于朋友到来的期待与失落,感情真挚,令人动容。接下来的“清欢拟即差”则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惋惜,仿佛在说,尽管清静的快乐就在眼前,却因为种种原因而难以实现。
“不逢镜,何处觅金蟆”一句则是诗意的高潮。这里的“镜”指代明亮的月亮,表达了诗人想要在月光下与友人共度良宵的愿望,却又因风雨而无法相逢的失落感。整首诗情感细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友情的渴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孤独与失落,尤其是在中秋这一团圆的节日中,诗人对于友人未能相聚的惋惜与对月亮的向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基调。
“好客期难至”中的“好客”指什么?
A. 朋友
B. 热情款待
C. 中秋
“金蟆”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朋友
B. 明月
C. 雨水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失落与孤独
B. 友情与团圆
C. 自然与和谐
答案: 1.B, 2.B, 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