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6:26
采桑子 其二 闰中秋即事
作者: 袁绶 〔清代〕
秋光皎洁逾前度,花影屏山。
竹影屏山。香雾黏衣不觉寒。
琼楼玉宇知何处,坐到更阑。
话到更阑。如此良宵再过难。
秋天的光辉比往年更加明亮,花影映照在山间。
竹影摇曳,香雾轻轻粘附在衣服上,令人不觉感到寒意。
那如琼楼玉宇般的地方,不知在哪里,坐到夜深人静。
聊着天直到更深的夜晚,这样的良宵再过就难得了。
作者介绍:袁绶,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善于细腻描写。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闰中秋,正值秋季,诗人通过描写夜晚的美景,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采桑子 其二 闰中秋即事》是一首极具秋意的词作,透过袁绶的笔触,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绪的流转。诗的开头以“秋光皎洁逾前度”引入,展现出一种比往年更加明亮的秋天,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变化。此句不仅描绘了秋光的美丽,也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花影屏山”和“竹影屏山”则用对仗的手法描绘了山间的宁静与优雅,构建出一个如诗如画的秋天场景。香雾的描写则更添了一层情感的深度,不觉的寒意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清冷与孤寂。
最后两句“琼楼玉宇知何处,坐到更阑”,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理想境地的追求,然而“如此良宵再过难”则是对美好时光的无奈感叹,强调了时光的珍贵与短暂。
整首词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却又短暂的秋夜,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秋天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表达了人们在美好时光中对生活的思索与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什么?
“琼楼玉宇”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两者均以夜景为背景,但袁绶的作品更侧重于对秋季的描绘与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李白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