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4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48:46
敢祈方广现危梁,千古灯燃共此光。
聊试茶花便归去,杖头挑得晚风凉。
我敢祈求方广寺的危桥显现,千古的明灯与我共同燃亮。
我想试一试茶花,然后便回去,手杖挑起晚风的凉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千古灯”可以理解为对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尊重。
作者介绍:
贺允中,南宋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歌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题石桥》可能是在一个春日的傍晚,诗人路过某座桥时,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历史的厚重,因而写下此诗。
《题石桥》是一首充满画面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和历史的思考。开头两句“敢祈方广现危梁,千古灯燃共此光”,诗人通过形象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那座古老的桥梁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这里的“千古灯”不仅是对过往的追溯,也是对未来的期望,暗示着一种永恒的精神力量。紧接着,诗人转向个人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归属感。“聊试茶花便归去,杖头挑得晚风凉”,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获得的宁静与舒适,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整体而言,诗歌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高妙,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个人的轻松情怀,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反映出一种追求真善美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方广”指的是什么地方?
A. 一座桥
B. 一座寺庙
C. 一片山
D. 一条河
“千古灯”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的美
B. 先人的智慧与文化
C. 诗人的情感
D. 生命的短暂
诗中“杖头挑得晚风凉”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忧伤
B. 宁静与舒适
C. 激动
D. 忧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贺允中的《题石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比较,前者更注重人对历史的思考,后者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表达的情感基调和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