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3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35:39
天惠樵阳岂厚哉,文翁旌旆两回来。
天惠的恩泽,岂会不深厚呢?文翁的旗帜,两次归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通,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常以清新、明丽见称,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成于宋代,正值国家逐渐繁荣、文化兴盛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天惠和文翁的提及,表达了对自然恩赐与文人治国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诗的开头“天惠樵阳岂厚哉”就点明了主题,强调了大自然的恩惠,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接下来的“文翁旌旆两回来”则通过对文翁的提及,表达了对文人治国的期望。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力量,也强调了文化的作用,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文治兴国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天惠”和“文翁”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并通过简洁的诗句传达出深远的意境。诗中流露出的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文人的推崇,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文化的思考和探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然恩惠与文化力量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理想的渴望,强调自然与文化的和谐共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天惠”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的恩泽
B. 个人的荣华
C. 官职的提升
D. 战争的胜利
文翁是谁的象征?
A. 武力
B. 文化与治国
C. 商业
D. 农业
诗中提到的“旌旆”象征什么?
A. 军事
B. 荣耀与权力
C. 财富
D. 乡土情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豪放风格不同,黄通的这首诗显得婉约而内敛,前者强调个人豪情,而后者则更注重自然的恩惠和文化的力量,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