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0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3:48
原文展示:
黄通理邀游南湖 谢逸 〔宋代〕
不踏南湖路,端居两见春。 浮花空过眼,浊酒漫濡唇。 曳杖惟今日,开樽有故人。 何须推物理,行乐及佳辰。
白话文翻译:
没有踏上南湖的路,静静地居住已经两个春天过去了。 漂浮的花朵只是匆匆过眼,浑浊的酒液轻轻沾湿了嘴唇。 今天只是拖着拐杖,打开酒樽有老朋友相伴。 何必去深究事物的道理,享受快乐正是美好的时光。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逸,字无逸,号溪堂,北宋文学家,江西临川人。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此诗是谢逸应朋友黄通理之邀,游南湖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逸在黄通理的邀请下游览南湖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首两句“不踏南湖路,端居两见春”,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作者对南湖的向往和对时间的感慨。中间两句“浮花空过眼,浊酒漫濡唇”,用“浮花”和“浊酒”两个意象,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对短暂美好事物的感慨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最后两句“曳杖惟今日,开樽有故人。何须推物理,行乐及佳辰”,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珍惜当下,享受生活。作者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体现了淡泊名利、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浮花空过眼”中的“浮花”比喻什么? A. 短暂而美丽的事物 B. 长久而美丽的事物 C. 短暂而丑陋的事物 D. 长久而丑陋的事物
诗中“曳杖惟今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当下的珍视 D. 对生活的厌倦
诗中“何须推物理,行乐及佳辰”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深究事物的道理 B. 享受当下的快乐 C. 对生活的厌倦 D. 对未来的担忧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