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0:1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0:18:50
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
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
微云分片灭,古木落薪干。
后夜谁闻磬,西峰绝顶寒。
我已经知道要回到白阁,远处的山在晚晴中显得分外美丽。
石室里人心宁静,冰潭里月影已经残缺。
微云逐渐散去,古木上落下了干枯的薪柴。
在后来的夜里,谁能听到钟声呢?西峰的顶端寒冷无比。
贾岛(约779年-843年),唐代诗人,以其清新、简练的风格而著称。为了追求诗歌的完美,他常常在意境和用词上进行反复推敲,形成了“贾岛体”。
这首诗写于贾岛隐居期间,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诗中所描绘的山水意象,体现了他在宁静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内心安宁和孤独。
《寄白阁默公》是一首表现隐士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展现了他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已知归白阁”透露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认可,白阁作为一个隐居之地,象征着远离尘世喧嚣的理想生活。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山远晚晴看”表现出他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山在晚霞映照下显得更加遥远和神秘。随着诗句的推进,石室内的宁静与冰潭中月影的残缺相映成趣,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静谧与孤独。
“微云分片灭,古木落薪干”则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宁静的自然图景,微云消散,古木落下的干薪,仿佛是在描绘时间的流逝与静谧的隐士生活。
最后两句“后夜谁闻磬,西峰绝顶寒”将诗意推向更深的哲理思考,后夜的钟声无人听到,西峰的寒冷仿佛在暗示着孤独的隐士生活。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流露出诗人对孤独与宁静的深刻感悟,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孤独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独立精神。
诗中提到的“白阁”象征什么?
诗人对“西峰绝顶寒”的感受是?
诗中哪一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两首诗虽都反映隐逸生活,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王维的作品透出一丝温馨与和谐,而贾岛的则更显冷峻与孤寂,体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