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8:40
诗词名称: 绮罗香 归雁
作者: 刘凤梧 〔近代〕
冰雪初融,玉梅半绽,记得长征时候。
薄著春衫,同看玉关烟柳。
青冢畔,明月思乡黄沙外,芦花为幕。
渐惊他,秋老蒹葭,寒蛩衰草断肠诉。
归装须待自检,羁客天涯,梦冷重寻征侣。
塞北江南,总是惯愁风雨。
方信阻,万里关河又怎禁,三边风雨?
一声声,泣过南楼,有人情更苦!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初来的景象,冰雪开始融化,梅花也在悄然绽放,令人回想起长征时的艰辛。身穿轻薄的春衣,和朋友们一起欣赏玉关的烟柳。站在青冢旁,明亮的月光下,思乡的情绪愈发浓厚,黄沙之外,芦花如幕。渐渐地,秋天的蒹葭让人心伤,寒蝉与枯草诉说着离愁别绪。归家的行囊需要仔细整理,身为羁旅他乡的旅人,梦中再次寻找昔日的旅伴。无论是在塞北还是江南,愁苦总是伴随着风雨。即使相信阻隔万里河山又能如何,三边的风雨又怎能阻挡?一声声的哀鸣从南楼传来,更有人间的苦楚。
作者介绍:
刘凤梧(1888-1950),近代著名诗人,生于山东,早年参加革命活动,后流亡海外。其诗作多以爱国情怀和人生离愁为主题,风格豪放而又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荡的年代,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过去经历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迷茫。诗中融入了对战争、离别和归乡的复杂情感,表现出深沉的乡愁与对和平的渴望。
《绮罗香 归雁》是一首充满乡愁与思念的诗作,刘凤梧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来临时的美好景象与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以“冰雪初融,玉梅半绽”引出春的气息,将自然的变化与人的情绪紧密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接着,诗人追忆长征的经历,既是对往昔的回望,也是对理想的坚持。
“青冢畔,明月思乡黄沙外,芦花为幕”一句,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悲凉的气氛,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随着诗句的推进,秋天的来临与寒意的侵袭,使得思乡的情感愈发浓烈,诗人以“寒蛩衰草断肠诉”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在面对归途的期待与现实的阻碍时,诗人反思人生的旅途,感受到天涯孤旅的无助与迷茫。“万里关河又怎禁,三边风雨”两句,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对人生境遇的感叹,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结尾“泣过南楼,有人情更苦”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揭示了人在离别与孤独中的无奈与痛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表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与对人生艰辛的感悟,传达出对和平与团聚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冰雪初融,玉梅半绽”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人回忆的“长征时候”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怀念与坚持
C. 失落
D. 无奈
诗中提到的“羁客”指的是什么?
A. 归乡的人
B. 旅居他乡的客人
C. 战争中的士兵
D. 朋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刘凤梧的《绮罗香 归雁》更加强调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尽管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后者的情感更为复杂,融入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