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5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56:32
尘海偶相逢,悦意情天外。
借说皈依证夙因,离立华严界。
不是老坡仙,那值低眉拜。
他日瞿昙认化身,金粟分明在。
在尘世的海洋中偶然相遇,
心中快乐的情感超越了天外。
借此机会谈论归依,证实了往日的因缘,
远离了华严的境界。
这不是老子那样的仙人,
何必低眉顺从地拜倒?
在将来的日子里,瞿昙(释迦牟尼)会认出化身,
金粟的真义将会清晰可见。
作者介绍:魏元旷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诗词的独特理解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融合了佛教思想与道家哲学,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作者对人生、信仰和艺术的深刻思考与体悟之时,表达了对高尚情感和精神追求的向往。诗中涉及了个人与宇宙、世俗与超越的关系。
这首《卜算子 题翥山女子留赠琴操参禅图》以“尘海偶相逢”开篇,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在繁杂世界中的偶然相遇所带来的愉悦情感。诗人通过这种相逢,探讨了人们与信仰之间的关系,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诗中提到的“皈依”与“夙因”,不仅强调了因缘法则,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轮回。
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引入了华严宗的境界,表现出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同时,通过“不是老坡仙,那值低眉拜”这句,表现出对传统信仰的反思与质疑,强调了个体的独立与自我觉醒。最后,提到“瞿昙认化身”,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念,表明了追求真理的坚定决心。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世俗生活与精神追求的矛盾与统一,流露出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人与人相遇的描绘,探讨了信仰、因缘与个体自我觉醒的主题,强调了在尘世中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皈依”是指什么?
“尘海”在诗中比喻什么?
“不是老坡仙”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魏元旷的《卜算子》更注重对信仰和内心世界的探讨,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王维的作品则更多体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哲学的思考,风格上更为清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