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卜算子 其五 初民

《卜算子 其五 初民》

时间: 2025-05-04 01:36:38

诗句

先问狗和羊,再问牛知马。

我每痴顽不自知,一一供词者。

小会鸟窥窗,雅乐雷鸣瓦。

山谷春秋又几千,更羡初民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6:38

原文展示:

先问狗和羊,再问牛知马。我每痴顽不自知,一一供词者。小会鸟窥窗,雅乐雷鸣瓦。山谷春秋又几千,更羡初民也。

白话文翻译:

先询问狗和羊,再询问牛是否知道马的事情。我自己痴傻得不自觉,却一个个向他们供述我的疑惑。小鸟在窗外窥视,优雅的乐声如雷鸣般响彻屋瓦。山谷中春秋更替已几千年,我愈发羡慕那遥远的初民。

注释:

  • 痴顽:指愚笨和顽固。
  • 供词者:指供述自己想法的人。
  • 小会鸟:可能指小鸟,形容其敏捷和灵动。
  • 雅乐雷鸣瓦:形容音乐的美妙,像雷声一样响亮。
  • 初民:指人类最初的状态,未受后世复杂影响的原始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黄绮,生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当代诗人,作品多关注生活的细节与人性的探索。其诗风清新细腻,常融入生活观察和哲思。
  •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现代社会背景下,诗人对于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进行思考,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现代人复杂心理的反思。

诗歌鉴赏:

《卜算子 其五 初民》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者通过对动物的询问,反映了人对自然界的认知与依赖。开篇“先问狗和羊,再问牛知马”,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互动,暗示人类生活的依赖性和自然的原始状态。接下来的“我每痴顽不自知”,则流露出自我反思的无奈,表现了人在现代生活中迷失自我的状态。

“小会鸟窥窗,雅乐雷鸣瓦”,这一句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充满活力的场景,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最后一句“山谷春秋又几千,更羡初民也”,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对原始生活的羡慕和对现代生活的反思。诗人在现代社会的复杂中,回望最初的纯真,传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先问狗和羊,再问牛知马”:通过与动物的对话,反映人对自然的认知和依赖。
    • “我每痴顽不自知”:表达自我反思的无奈。
    • “小会鸟窥窗,雅乐雷鸣瓦”:描绘自然与生活的美好景象。
    • “山谷春秋又几千,更羡初民也”:表达对原始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动物赋予人类特征,增强情感共鸣。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音乐的描绘,增强意象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现代人对简单、原始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复杂现代生活的反思与困惑。

意象分析:

  • 狗、羊、牛:象征自然界中的生灵,反映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 小会鸟:象征自由与灵动,表现自然的生机。
  • 春秋: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 初民:象征原始生活的纯真与简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动物有哪些?

    • A. 狗、羊、牛
    • B. 猫、马、兔
    • C. 鸟、牛、猪
  2. 诗人对初民的态度是?

    • A. 羡慕
    • B. 鄙夷
    • C. 无所谓
  3. “雅乐雷鸣瓦”中的“雅乐”指的是什么?

    • A. 嘈杂的音乐
    • B. 优雅的音乐
    • C. 舞蹈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现对自然的感悟与情感,但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在自然中融入了对亲情的思念,体现了更复杂的人文情怀。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当代诗人黄绮的作品与思考》

相关查询

前有一樽酒 楚妃叹五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忆台城之东十里梅 瑞鹤仙 贵妃生辰 玉阶怨 天台书事十三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八十六 江皋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行字旁的字 衬饭 全科人儿 片字旁的字 舟车楫马 长篇大套 机关算尽 祝白 逍遥法外 宿命论 黄字旁的字 包含臧的词语有哪些 光开头的成语 力竭 传开头的成语 社稷之役 病字头的字 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