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5:38
孤生虽永弃,要亦是黎元。
渺渺烟中路,冥冥海上村。
小滩看鹭立,平野送鸦翻。
即欲掩关卧,南山犹未昏。
虽然我孤身一人被抛弃,但我仍然是百姓中的一员。
在渺茫的烟雾中,路途显得模糊不清;在昏暗的海面上,村庄隐约可见。
小滩上我看到白鹭静立,广阔的平野上乌鸦飞舞。
我想要关上门,躺下休息,但南山的天色仍未暗淡。
“黎元”源于古文中对百姓的称呼,强调作者对社会底层的关心。“南山”常被用来象征隐逸的生活,指向一种归隐田园的理想。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作品多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语言朴实而情感深刻。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在孤独的境遇中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普通百姓的同情。正值秋日,诗中充满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孤独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虽然孤独,却依旧自认是“黎元”,表明对百姓的认同和责任感。接下来的描写充满了秋日的萧瑟,烟雾弥漫的路途和昏暗的村庄,传达出一种迷茫与无助的情绪。小滩上的白鹭与飞翔的乌鸦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宁静与孤独,后者则代表了自由与无拘无束。最后一句“南山犹未昏”则展示了希望与坚持,尽管身处困境,作者依然保持对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整体上,诗中蕴含着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以及对自然的深切观察,体现了陆游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孤独与社会的思考,以及对普通百姓的关怀,体现了在困境中仍然保持希望与坚持的情感基调。
诗中“孤生”指的是什么?
“渺渺烟中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南山犹未昏”传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