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2:55
身世今如一老僧,
病余残发雪鬅鬙。
湖桑埭下渔舟雨,
道树山前野店灯。
涧水潺湲供洗钵,
松风萧飒入行縢。
世人欲觅何由得,
觌面相逢唤不应。
我如今的身世,就像一个老僧,
病重之后头发稀疏,白发苍苍。
湖边的桑树下,渔舟在雨中摇晃,
山前的路旁,野店里亮着灯光。
涧水潺潺流淌,供我洗净钵盂,
松风萧瑟,吹入我的行囊。
世人想要寻找什么呢?
即便相逢,也无人回应。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反映了深厚的民族情感和较强的现实主义精神。陆游的诗风格多样,既有豪情壮志,也有细腻的生活描写。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国势衰弱和个人病重之际,表达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社会冷漠的失落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晚年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开头两句,诗人以“老僧”自喻,突显出自身的衰老和无奈,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身边的自然景色,渔舟、雨水、松风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画面。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后四句则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世人欲觅何由得”,表现出对世事无常的疑惑与思考。即便相逢,也无法回应,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淡漠和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邃的情感表达,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世事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和对人情冷漠的失落感,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哲学思考。
诗人自喻为何?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不包括:
主题思想是?
陆游与杜甫的诗歌都表现了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但陆游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杜甫则侧重于社会责任和历史的沉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