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5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0:29
几度层冈迥,朝烟午未收。
豁开惊日近,风送觉身浮。
石阪马蹄软,霜天雁唳愁。
滔滔东去水,一柱自千秋。
这首诗描绘了几次攀登高山的经历,清晨的烟雾在中午时分仍未散去。突然之间,阳光照耀,令人惊喜,微风轻拂,让人感觉身体仿佛要飘起来。山间的石阶上,马蹄踏在软软的土壤上,寒霜中孤雁叫唤,令人感到忧愁。滔滔不绝的东去之水,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王以悟,明代诗人,字君白,号澄怀,晚号天池,生于明中期。他是一位兼具诗、文、书、画等多方面才能的才子,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对人生的感悟。
此诗创作于王以悟游历白石山时,山水之间的景色激发了他的灵感。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以自然风光为背景,通过王以悟的游历与内心感受,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诗中“几度层冈迥”开篇即引出游历的经历,层层高山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攀登的艰辛与乐趣。接着“朝烟午未收”表现出时间的流逝,晨雾与阳光的交替,象征着希望与迷惘的交织。在“豁开惊日近,风送觉身浮”中,阳光的突然出现让人感到振奋,微风轻拂则使心境轻松,仿佛超脱于世俗之外。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逐渐转向阴郁的情感,“石阪马蹄软,霜天雁唳愁”,寒霜与孤雁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忧愁,仿佛在思考生命的孤寂与无常。最后一句“滔滔东去水,一柱自千秋”更是将自然景观与哲理思考结合,浩浩东去的水流象征着时间的无尽,而“一柱自千秋”则让人沉思于生命的短暂与历史的悠久。
整首诗在描绘美景的同时,也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展现了王以悟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孤独的感慨,展现了王以悟对生命的哲理理解,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深邃的思索。
诗中“几度层冈迥”表达了什么?
“滔滔东去水”象征着什么?
王以悟的《过白石山由宁家窝诣三门》与李白的《庐山谣》均描绘了自然景观,前者更侧重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后者则更多表现了豪放与自由的情感。两者在风格和情感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