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1:27
每看苔藓色,如向簿书闲。
幽思缠芳树,高情寄远山。
雨痕连地绿,日色出林斑。
却笑兴公赋,临危滑石间。
每次看到苔藓的颜色,就像在看书时的悠闲。
幽幽的思绪缠绕着芳香的树木,高尚的情怀寄托于遥远的山峦。
雨水留下的痕迹使大地变得翠绿,阳光洒在树林中形成斑驳的光影。
我忍不住笑出声来,想起兴公的诗作,就像在滑石的边缘临危而立。
包何,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诗歌见长,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秋天的午后,诗人与同舍弟弟佶、班、韦二员外一同游玩时创作的。诗中通过描绘苔藓、雨痕和日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思绪流转。
这首诗以苔藓作为切入点,通过观察自然景色引发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头两句以“苔藓色”引入,表现出一种闲适的心态,正如阅读簿书般的宁静。接下来的“幽思缠芳树”,则将诗人的思绪与自然相交融,表现出他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诗中描绘了雨后的景象,雨痕使得大地变得更加生机盎然,而阳光透过树林的斑驳影子则传达出一种光明与希望的感觉。最后两句提到“兴公赋”,则是对文化传承的回望,诗人对此不仅是敬仰,更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体现了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构成了一幅自然与心灵交融的画面,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尚情怀,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与文化的思考,表达出一种淡泊明志、寄情于自然的态度。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幽思缠芳树”中的“幽思”指的是什么?
“兴公赋”指的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与包何的诗相比,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对自然的向往与理想的追求,但更多的是一个理想化的社会,而包何则强调了个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