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1:23
取妻生子复生男,独有君家众所谈。
荀氏八龙唯欠一,桓山四凤已过三。
他时干蛊声名著,今日悬弧宴乐酣。
谁道众贤能继体,须知个个出于蓝。
娶妻生了儿子又生了男孩,唯有君家的事情被人们频频谈论。
荀氏家族的八个龙儿只差一个,桓山的四个凤儿也已过了三个。
在别的时间,干蛊的名声显赫一时,而今天却在这里欢庆宴乐。
谁说众多贤能的人能继承这个家业,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从蓝染出来的。
作者介绍:包何,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关注社会风气和家族传承。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反映了当时家族和后代教育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家族传承的思考。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家族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儿子的期待。诗中提到的荀氏和桓山,象征着当时社会中的名门望族,强调了“众所谈”的地位。诗人通过“八龙”和“四凤”的比喻,表现了对优秀后代的渴望与追求。尤其是“谁道众贤能继体”一句,提出了家族传承的质疑,暗示了后代即使出身名门,但也需具备自身的能力和独特的价值。整首诗在欢庆中流露出对家族和个体成就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担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家族传承与个体价值的关系,强调了家庭在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八龙”和“四凤”分别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君家”指的是谁的家族?
“出于蓝”指的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包何的这首诗更多地关注家族和传承的主题,而李白则强调个人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的及时行乐。两者都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不同侧面,前者热烈奔放,后者则沉静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