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4:44
佳节喜逢长久日,魏文帝《与钟繇书》曰:“九月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
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是月律中无射,言群木庶草无有射地而生,惟菊纷然独荣。
非夫含乾坤之淳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
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食秋菊之落英。
辅体延年,莫斯之贵。
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
翩翩凫_朋来。
霜清天宇绝纤埃。
老杜《九日》诗云:“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
”遥怜巴岭月,严武有《九日巴岭答杜二见忆》诗云:“卧向巴山落月时,两乡千里梦相思。
”拟上曲江台。
老杜有《九日曲江》诗云:“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怀县从容留客宴,见老杜《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诗。
追欢正好传杯。
使君归骑莫相催。
更拚明日醉,未放菊花开。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4:44
《临江仙(呈湘川使君丁郎中仲京)》
作者: 姚述尧 〔宋代〕
佳节喜逢长久日,
魏文帝与钟繇书曰九月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
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是月律中无射,言群木庶草无有射地而生,
惟菊纷然独荣。
非夫含乾坤之淳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
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
思食秋菊之落英。
辅体延年,莫斯之贵。
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
翩翩凫朋来。
霜清天宇绝纤埃。
老杜九日诗云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
遥怜巴岭月,严武有九日巴岭答杜二见忆诗云卧向巴山落月时,两乡千里梦相思。
拟上曲江台。
老杜有九日曲江诗云重阳独酌杯中酒,
抱病起登江上台。
怀县从容留客宴,见老杜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诗。
追欢正好传杯。
使君归骑莫相催。
更拚明日醉,未放菊花开。
在这个长久的佳节日子里,魏文帝曾与钟繇书信中提到,九月九日是阳数,日月相应。因而,民间以此日为长久之日,举办宴会庆祝。这个月份的律令中没有射日之事,意即群树草木没有生长的迹象,唯有菊花独自开放。若不说这蕴含天地间的纯和,体会芬芳之气,又有谁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因此屈原感到悲伤,怅惘于岁月的流逝,思念着秋天菊花凋落的美好。养生延年的道理,正是如此珍贵。我特意奉上一束菊花,以助彭祖长寿之术。友人们如同翩翩而来的鸿雁。霜降清天,万里无云。老杜在九日的诗中写道,天宇清霜净,公堂上雾气散去。远远怀念巴岭的明月,严武在九日时回复杜甫的诗中提到,躺在巴山月落时,思念两乡的相思。想要上曲江台。老杜在九日的曲江诗中写道,重阳节独饮杯中酒,因病起身登上江边的台。怀县的朋友从容地留客共宴,想起老杜在九日时与杨奉先会于白水的诗。正是欢聚的好时光,彼此传杯。使君骑马归去,莫要催促。更要拼命醉一场,直到菊花盛开。
作者介绍:姚述尧,字季才,号清风,宋代文学家,善于诗词,尤以词作见长。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诗中贯穿了对长久与美好的向往。
这首《临江仙》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团圆和时光的珍惜。开篇即以“佳节喜逢长久日”引入,营造出节日的欢愉氛围。诗中提到的魏文帝与钟繇的书信,使得节日的文化背景更为深厚,显示出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与传承。
接着,诗人提到时令的变化,群木庶草的生长状态,使人感受到自然的沉寂与菊花的独特盛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法则,也象征着人们在长久岁月中对生命的思考。屈原的出现,是对人生苦短与忧国情怀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在描绘饮酒作乐的过程中,诗人巧妙地将杜甫的诗作融入其中,拉近了古今文人的情感联系,展示出一种友谊的延续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结尾部分,诗人强调了饮酒的乐趣,甚至不惜陶醉于此,以抵御人生的苦涩。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对节日、友谊、自然的描写,表达了浓厚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贯穿着对友谊、长寿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重阳节又被称为何节?
哪位诗人在诗中提到过“重阳独酌杯中酒”?
诗中提到的“彭祖”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