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2:49
琼台杂兴七首 其五
作者: 邢宥
大同民习悃无华,
轩冕浮云重世家。
巷被空花明吉贝,
屋披云构战繇衙。
稻田秋敛冬还种,
药圃菁芳雨更嘉。
一斗桑麻半樽酒,
兴如沧海没津涯。
这首诗描写了大同地区的人们淳朴无华的风俗习惯,富贵的家族犹如浮云,短暂而不实。在街巷中空花落地,明亮的贝壳显得格外珍贵;屋子里云彩般的构造,像是战斗的官衙。稻田在秋季收敛,冬天又重新种植;药圃里的草药在雨水滋润下更加芬芳。一斗桑麻的收成,加上一半樽的美酒,兴致就如同大海般浩瀚,无边无际。
邢宥,明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往往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其诗风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关注民生,语言简练而深刻。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革期,诗人通过描写大同地区的民俗风情,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浮华世态的批判,反映出他对人性与社会的思考。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展开,通过对大同地区民俗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人性本质的观察与思索。诗的开头两句,表现了民众的淳朴和对世俗权势的冷漠,鲜明地对比了普通百姓与豪门世家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权贵阶层浮华的讽刺。接下来的描写中,巷道的空花和屋内的云构,象征着虚无与不切实际,暗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
诗中提到的稻田和药圃,则透露出对农耕生活的赞美与依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劳动的热爱。最后一句“一斗桑麻半樽酒”,既是对丰收的庆祝,也是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整体来看,诗歌既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又不乏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其情感基调在严肃与欢愉之间取得了平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整首诗通过对大同民俗、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真实生活的向往,批判了世俗的浮华与虚假,传达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轩冕浮云”比喻了什么?
“一斗桑麻半樽酒”中的“桑麻”指的是什么?
可与王维的《田园诗》进行比较,探讨两位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不同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