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凯歌十首呈贾枢使

《凯歌十首呈贾枢使》

时间: 2025-04-26 22:23:36

诗句

清野都无寸草留,暴师塞下欲何求。

东风借便天亡敌,春水方生早去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3:36

原文展示:

清野都无寸草留,暴师塞下欲何求。东风借便天亡敌,春水方生早去休。

白话文翻译:

在宁静的野外,连一寸草都不见留下,敌军在塞外究竟还想得到什么呢?借着东风的机会,敌人已经灭亡,春水刚刚开始流淌,现在就该离开了。

注释:

  • 清野:指的是清幽的原野,形容荒凉的景象。
  • 寸草:比喻微小的植物,表示荒芜。
  • 暴师:指敌军或强大的军队。
  • 塞下:指边塞地区,通常是敌人驻扎的地方。
  • 东风:指春天的东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亡敌:指敌人已被消灭。
  • 春水:指春天的水流,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提到的“东风”在中国诗词中常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仲明,号涧泉,宋代著名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其国力衰弱之时,诗人以此表达对时局的感慨和对敌人的蔑视,反映出对和平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思索。

诗歌鉴赏:

《凯歌十首呈贾枢使》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厌倦和对和平的渴望。诗的开头“清野都无寸草留”传达出一种荒凉的氛围,图景中没有生机的草木,暗示着战争带来的毁灭与荒凉。接下来的“暴师塞下欲何求”则进一步加深了对敌人无所追求的讽刺,表明了诗人对敌军的轻蔑态度。最后两句“东风借便天亡敌,春水方生早去休”则展现了春天的希望与生机,诗人借东风之力象征性地表达了敌人已被消灭的愿望,暗含着对国家未来重生的期待。整体上,这首诗既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也寄托了对和平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清野都无寸草留:描绘出一片荒凉的景象,表明战争的破坏力。
    • 暴师塞下欲何求:对敌军的质疑,表现出对敌人的不屑。
    • 东风借便天亡敌:东风象征春天的来临,借此表现出希望与胜利的到来。
    • 春水方生早去休:春水象征生机,暗示着时局的变化与未来的可能性。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前后两句对称,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用“东风”和“春水”比喻希望和生机,给人以生动的意象。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对敌人的蔑视,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盼。

意象分析:

  • 荒野:象征着战争的破坏与无情。
  • 东风: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和希望。
  • 春水:象征着生机与新生,暗示着未来可能的转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暴师”指的是什么?

    • A. 和平的力量
    • B. 敌军
    • C. 农民
    • D. 自然力量
  2. 诗中提到“东风”象征什么?

    • A. 战争的结束
    • B. 春天的到来
    • C. 冷酷无情
    • D. 生命的消逝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诗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对时局的深刻感受,但刘克庄更显豪情壮志,杜甫则多了一份悲凉。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诗人的思考和情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歌选》
  • 《刘克庄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有感二首 其二 有感二首 其一 友人过访 雪夜 题苏子瞻翰墨 题高尚书秋山暮霭图 题赵子固兰蕙卷 再题水村图 三月三日重游虎丘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舐犊之爱 火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包含隈的词语有哪些 镸字旁的字 天转地转 录制 万应灵药 丢风撒脚 消闷 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篇袠 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天机云锦 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走之旁的字 转身 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兀字旁的字 出红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