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隔浦莲

《隔浦莲》

时间: 2025-05-02 09:57:58

诗句

西风吹断梦草。

来度芙蓉老。

座上人谁在,晨参疏影相照。

幽馆寒意早。

檐声小。

醉语秋屏晓。

记年少。

相携胜处,黄花香满乌帽。

如今将见,璧月琼枝空好。

准拟新歌待见了。

不道。

些儿心事还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7:58

原文展示:

隔浦莲
西风吹断梦草。来度芙蓉老。
座上人谁在,晨参疏影相照。
幽馆寒意早。檐声小。
醉语秋屏晓。记年少。
相携胜处,黄花香满乌帽。
如今将见,璧月琼枝空好。
准拟新歌待见了。不道。
些儿心事还恼。

白话文翻译:

西风吹散了我的梦草,来时的芙蓉已经凋谢。
坐在这里的人是谁,晨光照映着淡淡的影子。
幽静的馆子早已感到寒意,檐下的细雨声轻轻响起。
醉酒后在秋天的屏风前闲聊,记得年少时的快乐。
曾携手共度的美好时光,黄花的香气充满了乌帽。
如今再见面时,明月和玉枝虽然美好,但空虚感却在。
原本打算写新歌来庆祝相见,却不曾想到心中仍有些烦恼。

注释:

  • 梦草:指梦境中的草,象征着梦幻和虚无。
  • 芙蓉:指荷花,这里暗指时光的流逝和美好的事物的衰老。
  • 晨参:晨光中的影子,形容清晨的宁静。
  • 幽馆:幽静的房子,表现出一种孤寂的气氛。
  • 醉语:酒后言语,指醉酒后轻松的聊天。
  • 黄花香:指黄花的芳香,象征青春和美好的回忆。
  • 璧月琼枝:璧月指圆满的月亮,琼枝形容美好的事物,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彦端是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赵彦端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中,反映了他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对现状的惆怅。

诗歌鉴赏:

《隔浦莲》是一首充满淡淡忧伤的诗,诗人在西风的吹拂下,回忆起往昔的岁月和美好的人与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出一种孤独与思念的情感,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开头两句以“西风吹断梦草”引入,立刻将人带入一种梦幻与现实交织的氛围,既有对往事的留恋,也有对现状的无奈。随着“座上人谁在”,诗人进一步引发对身边人的思考,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环境,寒意早已渗入,墙檐下的细雨声如同一种低语,增添了孤独的情绪,而“醉语秋屏晓”则勾勒出曾经的快乐时光,形成强烈的对比。最后几句提到“黄花香满乌帽”,是对美好回忆的珍惜,却又以“如今将见,璧月琼枝空好”来表达对现状的无奈与失落。整首诗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思考,情感深沉而细腻,充分展现了赵彦端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风吹断梦草:西风将梦境中的草吹散,象征着梦的破灭与现实的到来。
  • 来度芙蓉老:指自己到来时,芙蓉花已经衰老,暗含岁月的无情。
  • 座上人谁在:不知坐在身边的人是谁,表达孤独感。
  • 晨参疏影相照:晨光下的影子稀疏,意象清幽,暗示孤独的心境。
  • 幽馆寒意早:幽静的房间已感到寒意,体现秋天的凄凉。
  • 檐声小:檐下的细雨声,营造出静谧的环境。
  • 醉语秋屏晓:酒后的闲谈,勾起往昔的回忆。
  • 记年少:回忆年轻时的快乐。
  • 相携胜处,黄花香满乌帽: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黄花的芳香令人怀念。
  • 如今将见,璧月琼枝空好:再次相见时,虽有美景却感到空虚。
  • 准拟新歌待见了:原本想写新歌庆祝相见。
  • 不道,些儿心事还恼:没想到心中仍有烦恼,表现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梦草与美好时光相联系,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如“西风吹断梦草”,赋予自然以情感,让人感受到孤独。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现实孤独感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相见的期待与无奈,体现了对青春流逝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芙蓉:代表美好与青春,暗示美好的事物终将衰老。
  • 黄花香:象征着美好回忆和青春的芳香。
  • 明月:象征美好的事物,亦可引发对孤独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西风”象征什么? A. 美好回忆
    B. 时光流逝
    C. 自然环境

  2. 诗人对“黄花香”的描述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快乐
    C. 怀念

  3. 诗中“如今将见,璧月琼枝空好”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状的失望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如梦令》与赵彦端《隔浦莲》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但李清照的诗更加细腻,情感更为激烈,而赵彦端则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赵彦端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南镇 宣府镇 送曹侍郎溶备兵大同 寄讯龚御史翔麟 送曹侍郎备兵大同 其一 吴山望浙江 留别董三断 峡山飞来寺 崧台晚眺 五羊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鬥字旁的字 指宜 景迈 貝字旁的字 包含津的词语有哪些 芗萁 臼字旁的字 粉面朱唇 卤字旁的字 割肉饲虎 无须之祸 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扒的成语 荼毒 母字旁的字 奇花名卉 三年不目月 遮遮掩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