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3:37
琴调相思引
作者: 赵彦端 〔宋代〕
曾蹑姑苏城上台。
好山知有好人来。
几回徙倚,月里暮云开。
闲倚和风千步柳,
倦临残雪一枝梅。
暖香高烛,翻动道人灰。
我曾在姑苏城的高台上踱步。
美丽的山知道有美好的人前来。
我几次倚靠着栏杆,月光下暮云渐渐散开。
我懒洋洋地倚靠在和风中,千步之外的柳树摇曳,
疲倦地靠着残雪中一枝梅花。
暖香缭绕的高烛下,轻轻翻动着道人的烟灰。
作者介绍:
赵彦端,宋代诗人,以擅长写作词和诗著称,作品多表现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常以清新优雅的风格打动人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清雅境界之时,诗中描绘的景象与情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与内心情感的深刻体验。
《琴调相思引》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姑苏城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美好人事的向往与思念之情。开篇“曾蹑姑苏城上台”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地点,接着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写,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尤其是“好山知有好人来”一句,既表达了山水的灵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理想人性的渴望。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月光与暮云的变幻,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思念的细腻。诗人“闲倚和风千步柳”,在微风中感受到柳树的摇曳,自然景色的优美与宁静与内心的倦怠形成对照,显示出一种恍惚与思绪的迷离。
最后“暖香高烛,翻动道人灰”,不仅表现了温馨的氛围,也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沉思,给人以回味和深思的空间。
整首诗在细腻的笔触中流露出浓厚的思念之情,诗人以自然为媒介,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美好人事的渴望与思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清新而深情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曾蹑姑苏城上台”中的“蹑”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好山知有好人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暖香高烛”中高烛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