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0:4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0:43:35
青玉案(赠勉道琵琶人)
作者:赵彦端 〔宋代〕
当年万里龙沙路。载多少离愁去。
冷压层帘云不度。芙蓉双带,垂杨娇髻,弦索初调处。
花凝玉立东风暮。曾记江边丽人句。
异县相逢能几许。多情谁料,琵琶洲畔,同醉清明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旅途的思念和离愁,提到自己曾经走过的漫长道路,承载了无数的离别情感。窗外的帘子层层叠叠,似乎阻隔了外界的气息,映衬着那位美丽女子的身影和初调的琵琶声。花在东风傍晚时分显得特别动人,诗人回忆起江边那位女子的佳句。两人相逢在异乡,能够有几次机会呢?多情的人怎能预料,竟在琵琶洲畔共醉于清明时节的细雨之中。
赵彦端,宋代诗人,以优美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经历与社会环境的变迁,具有鲜明的抒情特色。
这首诗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相关,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特别是与琵琶相关的音乐和情感。
《青玉案(赠勉道琵琶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作品,诗人在诗中通过对过往旅程的回忆,表达了对离愁的深刻感悟。开头的“当年万里龙沙路”便设置了一个苍凉的背景,暗示了漫长而孤独的旅途。在诗中,层层的窗帘和冷冷的天气,象征着一种内心的封闭与孤寂,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无奈。接下来的“芙蓉双带,垂杨娇髻”,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美丽女子的形象,生动而鲜活,令人浮想联翩。
而“弦索初调处”则将音乐与情感结合,展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最后几句“多情谁料,琵琶洲畔,同醉清明雨”,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偶然相遇以及共同感受的美好,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当下的珍惜,情感深邃而丰富。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的回忆、对美丽女子的描绘和对偶然相逢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思念和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中提到的“龙沙路”象征什么?
A. 美好的未来
B. 艰难的旅程
C. 平静的生活
“芙蓉双带”是用来描绘什么的?
A. 自然风光
B. 美丽女子
C. 旅途的艰辛
诗的最后一句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美丽的日落
B. 偶然的相遇与欢聚
C. 孤独的旅程
答案:1.B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