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诸人集於资福阁次高季应韵三首

《九日诸人集於资福阁次高季应韵三首》

时间: 2025-05-02 05:50:13

诗句

戏马台前草自妍,英雄何在竟茫然。

江河犹带重阳恨,父老空将旧事传。

去雁来鸿波浩荡,夕阳流水树芊眠。

休休世味从来恶,细嚼霜英慰暮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0:13

原文展示

戏马台前草自妍,英雄何在竟茫然。
江河犹带重阳恨,父老空将旧事传。
去雁来鸿波浩荡,夕阳流水树芊眠。
休休世味从来恶,细嚼霜英慰暮年。

白话文翻译

在戏马台前,草木自显得美丽,然而英雄何在,竟然让人感到茫然。江河依然带着重阳的遗恨,老百姓却只能空谈往昔的故事。归来的大雁和来去的鸿雁在浩荡的波涛中飞翔,夕阳映照着流水,树木在微风中安静入眠。我厌恶世俗的滋味,细细品味那霜露中的花英,来安慰我的晚年。

注释

  • 戏马台:古代一种供人观赏骑马的场所。
  • 草自妍:草木自显得美丽,指自然之美。
  • 重阳: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象征着思乡之情和对往事的怀念。
  • 父老:指年长者,通常是指村庄中的长辈。
  • 休休:休息,放弃。
  • 霜英:霜打过的花,象征着美的事物在经历风霜后的坚韧。

典故解析

  • 重阳:在中国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寓意着长寿和思乡。古往今来的诗词中,常常用重阳来象征对故人的思念和对过往时光的感慨。
  • 去雁来鸿:意指秋冬季节候鸟迁徙,通常用来比喻人事的变迁和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季仲,字季仲,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敏感观察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常表达对世事的感慨与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重阳节时,正值秋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失落感,以及对往昔的怀念与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林季仲的《九日诸人集於资福阁次高季应韵三首》以秋日的重阳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深思。诗中“戏马台前草自妍,英雄何在竟茫然”开篇即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引入,草木的美丽与英雄的缺失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社会兴衰的敏感与无奈。

接着,诗人提到“江河犹带重阳恨”,这里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暗含了对历史的思考,江河流淌,带走的是时间,留下的却是对过往的追忆。父老的叙述则更显得无奈,老一辈的人对往事的传承,显示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年轻一代的无奈期望。

在后面的“去雁来鸿波浩荡,夕阳流水树芊眠”中,诗人通过对大自然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的秋日图景,给人一种沉静的安宁感。然而,最后一句“休休世味从来恶,细嚼霜英慰暮年”则流露出诗人对世俗的厌倦,以及通过品味自然之美来安抚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这种内心的挣扎与向往使得整首诗情感深邃,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戏马台前草自妍:描绘了戏马台前的草木,显示出自然的美丽。
  2. 英雄何在竟茫然: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不满与失落,令人感到迷惘。
  3. 江河犹带重阳恨:江河流淌,似乎也在承载着重阳节的思乡之情。
  4. 父老空将旧事传:老一辈人只能空谈往昔,流露出无奈与对过往的怀念。
  5. 去雁来鸿波浩荡:描绘秋季的迁徙,象征着人事的变迁。
  6. 夕阳流水树芊眠:安静的秋日景象,传达宁静的思考。
  7. 休休世味从来恶:对世俗生活的厌恶,表现出对内心真实情感的渴求。
  8. 细嚼霜英慰暮年:通过品味霜打的花朵来安慰自己的晚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去雁来鸿”,展示了对称美。
  • 拟人:江河似乎带着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现。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意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对英雄的失落感以及对世俗的厌恶,最终通过对自然的品味来寻找内心的慰藉,传达出一种深刻的人生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自妍:象征自然的美与生命的活力。
  • 重阳恨:代表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
  • 夕阳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霜英:在经历风霜后的美丽,象征坚韧与生命的顽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戏马台前草自妍”中的“草自妍”意指什么?

    • A. 草木枯萎
    • B. 草木繁盛
    • C. 草木凋零
  2. “江河犹带重阳恨”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对英雄的怀念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对时间的流逝
  3.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提到的“霜英”象征着什么?

    • A. 美丽的花朵
    • B. 生命的坚韧
    •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人生的思考,但更侧重于对社会动荡的反思。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重阳节中表达对兄弟的思念,情感更为直接和浓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将作监栽竹徐直翁清叟俾予书植贤亭三大字以诗见贻 其三 次韵虞退夫除夕七绝句 其六 书所见闻示诸友 其四 题赵昌父太社寄桃源何道士 次韵虞退夫除夕七绝句 其五 次韵谯仲甫致政闻南迁见寄 其一 王常博寄示沌路七诗李肩吾用韵为予寿因次韵 其四 西叔兄生日 其一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随书不复叙次 其十三 十八日上寿退赐坐十九日贡院锡宴二十一日紫宸殿御筵即事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鼎字旁的字 惹灾招祸 至字旁的字 曰字旁的字 醑剂 杂沓而至 诊断程序 饿开头的成语 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四点底的字 包含陟的词语有哪些 吉光片羽 断尾雄鸡 柳态 犬牙相接 隶字旁的字 志枭逆虏 藕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