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1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18:50
落笔何能观堵墙,山间只合傲羲皇。
惭君遗我湘枝束,愁与吟䯲一样霜。
这首诗的意思是:写下这首诗时,我怎么能去关注那堵墙呢?在山间,我只应当傲然面对羲皇(指太阳)。我感到惭愧,因为你送给我的湘江的枝条束,我的愁苦与吟唱的声音一样,都像是霜降一般。
萧立之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深受后人喜爱。
这首诗是萧立之在接受郑琴山的馈赠后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赠礼的感激,同时也流露出他在面对世俗纷扰时的淡然与傲然。诗中的意象与情感交织,展现了他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萧立之的《次韵郑琴山并谢中书君之贶三首 其三》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个人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落笔何能观堵墙”通过提及“堵墙”暗示了对世俗束缚的不屑,显现出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外界喧嚣的超然态度。紧接着的“山间只合傲羲皇”,则用“羲皇”这一神话意象,强调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崇敬与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个人情感,提到“惭君遗我湘枝束”,表达了对郑琴山赠礼的感激和惭愧,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内心的愁苦。最后一句“愁与吟䯲一样霜”,将愁苦与吟唱的声音相提并论,暗示诗人在愁苦中仍有对生活的反思与吟咏。
整首诗通过山水与个人情感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活哲学。他在山间的傲然与对友人的感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精神图景,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的诗意。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的崇敬,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赠礼的感激与内心愁苦的反思。诗人在矛盾中寻找自我,在自然与人情的交织中体现出一种独特的人生哲学。
诗的作者是谁?
“羲皇”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湘枝束”指的是什么?
相似主题:
虽然两首诗都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李白的风格更为奔放,情感更为激昂,而萧立之则显得更为内敛,思考更为深沉。两者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诗人个性和对生命的理解。
这些书籍提供了丰富的古典诗词背景和鉴赏技巧,适合对古诗词感兴趣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