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3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32:57
摸鱼子·过垂虹
作者:李彭老〔宋代〕
过垂虹四桥飞雨,沙痕初涨春水。腥波十里吴歈远,绿蔓半萦船尾。连复碎。爱滑卷青绡,香袅冰丝细。山人隽味。笑杜老无情,香羹碧涧,空只赋芹美。归期早,谁似季鹰高致。鲈鱼相伴菰米。红尘如海丘园梦,一叶又秋风起。湘湖外。看采撷芳条际晓随鱼市。旧游漫记。但望里江南,秦鬟贺镜,渺渺隔烟翠。
在垂虹桥的四座桥上,飞雨洒落,沙滩的痕迹刚刚被春水淹没。腥味的波浪在十里外,吴地的歌声渐渐传来,绿蔓缠绕在船尾。轻轻地碎裂,似乎在爱怜地卷起青色的绡布,香气袅袅如细细的冰丝。山间的人有独特的风雅,嘲笑杜甫无情,碧涧中的美味羹汤,空有芹菜的美丽。归期渐近,谁能像季鹰那样高雅?鲈鱼与菰米相伴。红尘如海,丘园如梦,秋风再起。湘湖之外,看到早晨在渔市边采撷芳条。旧游的记忆,望向江南,秦家美人的鬟发映着镜子,远远的烟翠朦胧。
作者介绍:
李彭老,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情感见长。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摸鱼子·过垂虹》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摸鱼子·过垂虹》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春景的诗词,诗中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开头几句描绘了飞雨洒落在桥上的景象,沙痕被春水冲刷,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远处传来的吴地歌声,腥波十里,显得既遥远又亲切。绿蔓缠绕在船尾,给人以轻盈之感。
诗中还提到对杜甫的“无情”嘲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归期将至,诗人感慨人生的无常,同时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怀念。最后,诗人用“红尘如海丘园梦”来形容世事的变幻,表现了对梦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整体而言,诗歌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更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腥波十里”比喻江南水乡的渔歌与波涛,表现出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江南水乡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过垂虹》中的“吴歈”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季鹰”代表什么?
“红尘如海丘园梦”中的“红尘”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彭老的《过垂虹》与杜甫的《春夜喜雨》都描写了自然景象,但前者更侧重于江南水乡的细腻与生活的愉悦,后者则带有更多的忧国忧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