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5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59:10
摸鱼子 莼
作者: 李良年 〔清代〕
记年时千丝萦釜,名泉催汲寒溜。
红尖细糁花瓷滑,竹下厨烟清昼。
盐下后。问此味云间小陆还知否。
酪浆枉斗。但酥样钗茎,难粘双筋,
说甚剪松韭。家山远,镜面拖蓝依旧。
浮名何似杯酒。木兰艇子牵情处,
摘得满笼消受。秋八九。又不比春三二月青青候。
书传素手。道越客迟归,吴鲜早卖,
输与钓鱼叟。
在某个年份,千丝般的细线缠绕在锅上,名泉催促着汲取寒流。
红色尖细的食材如花瓷般滑腻,竹下的厨房烟雾缭绕,清晰的白昼。
盐下过后,问问这味道,云间的小陆还知不知道?
酪浆白白争斗,然而酥样的钗茎却难以粘合双筋,
究竟是谁在说剪松韭呢?家乡远,镜面拖着蓝色依旧。
浮名何如杯中酒?木兰小艇牵动着我的情思,
一摘就是满笼的享受。秋八九的时节,
又不比春三二月的青青在候。
书信传来素手,听说越客迟迟归来,
吴地的新鲜早已出售,
转交给钓鱼的老者。
作者介绍:李良年,清代诗人,擅长诗歌创作,其作品风格多样,常常描绘生活与自然的和谐美。
创作背景:本诗成作于李良年对乡土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家乡美好食物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思考。
《摸鱼子 莼》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诗,展现了作者对乡土美食的深情怀念。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清晨的宁静与厨房的温暖,食材的色泽和质感跃然纸上。诗的开头以“千丝萦釜”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生动的场景,令人仿佛置身于那温暖的厨房。接下来,诗人用“名泉催汲寒溜”表现出对清泉的依赖,体现了自然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描绘食物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形象,如“红尖细糁花瓷滑”,不仅描绘了食材的外形,也传达出一种美的享受。竹下的清烟,既是生活的细节,也是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回忆家乡的味道,表现了一种淡淡的乡愁。尤其是“浮名何似杯酒”,展现了对名利的超然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流畅而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美食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清代诗人对乡土情怀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乡土美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与对生活的思考,突显了生活的简单与美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千丝萦釜”指的是什么?
A. 精美的食材
B. 复杂的情感
C. 生活的细节
D. 以上皆是
“浮名何似杯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真实生活的向往
C. 对故乡的怀念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1. D 2.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